赡养哥(一)故事梗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身边的故事】感动网民的甘肃“赡养哥”——西和农民工姜旭东收留供养流浪老人的故事 2011-09-15 00:09:00 来源: 甘肃日报(兰州)  他是一名在宁波打工的普通的甘肃农民,他先后将3位素不相识的孤寡老人领回家供养。10多年来,他用一颗赤子之心,把赡养在家的孤寡老人当亲生父母一样看待。他的故事感动了宁波,他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赡养哥”,他名字叫姜旭东。 9月5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姜旭东,并赶往姜旭东老家西和县何坝镇大池村,记录下了藏在大山深处的感人故事。 “大妈,如果你信任我,跟我回家,我来养你” 1997年7月,19岁的姜旭东前往新疆打工。在兰州火车站转车时,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站在他面前,伸出了手。 “大妈,因为没钱,我这才出去打工。如果以后有了钱,一定给你。”8岁丧母、家境贫寒的姜旭东对老人作出了承诺。 两年后,回家途中的姜旭东在兰州火车站又看到了这位老人。再次看到乞讨的老人,姜旭东心里一阵酸楚。他把老人带到附近的面馆,请她吃了一碗热乎乎的面条。这位名叫苟清顺的老人给姜旭东讲了自己的身世:老人家在礼县,无儿无女,丈夫多年前因病去世,生活无着的她选择了外出流浪。 听完老人的诉说,姜旭东更是充满了同情,加上两年前他答应要帮这位老人。他觉得不能再让老人受罪,起码要让老人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我家在西和,咱们是邻县,大妈,如果你信任我,跟我回家,我来养你。”姜旭东对老人说。 听到这句话,老人有点难以置信,她将信将疑地随着姜旭东上了回家的火车。 从天水火车站出来,转乘汽车到了西和县,姜旭东有了顾虑:父亲是否会同意?村里人会怎么看? 姜旭东决定在县城找一家招待所,先让老人住下,然后回去和家人商量。不出意料,父亲听到姜旭东的想法后大发雷霆,连稍有文化的叔叔也不同意,亲朋乡邻也纷纷反对。 姜旭东一边给父亲做思想工作,一边抽空到县城里照看老人。就这样,过了一周,父亲理解了儿子的爱心举动,同意先把老人领回家。“一起回家吧。”面对姜旭东的真诚邀请,老人嗫嚅着双唇,眼眶里满是泪水。 到今年,67岁的苟清顺老人在姜旭东家已经生活了12个年头。 “大叔,您要吃什么尽管点,今天我来掏钱” 2001年12月,姜旭东从杭州打工返乡,途经西安火车站转车。 在车站附近一家面馆,正准备吃饭的姜旭东看到,一位灰头土面、胡子拉碴的老汉向店主乞讨。店主不但恶语相向,还将老人推倒在门外。看到老人哆嗦的样子,姜旭东上前扶起老汉,并把他拉到饭桌前,对老人说:“大叔,您要吃什么尽管点,今天我来掏钱。”老汉是聋哑人,看到姜旭东的举动,激动地咿咿呀呀比划着表示感谢。 饭后,姜旭东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带老人上火车。姜旭东立即跑到售票大厅,给老汉买了张与自己同一趟车的票。 到了天水,老汉跟姜旭东一起下了车。姜旭东不忍把老人独自留下,“带回去住几天再说,反正家里已经有两个老人,再多一个也无妨”。 就这样,没跟家人商量,姜旭东又领了一个老人回家。 他们回到家的第二天,姜旭东的儿子出生了,这个不宽裕的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 姜旭东对老人比划着说,“如果你愿意,就留下来吧,有我们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吃的。”老人激动得手口并用,表达着他的感激之情。 2002年初,为照顾父亲和两位老人,还有坐月子的妻子,姜旭东没有外出打工,他选择在村子附近的一家采矿场当厨师。 在他出入矿场大门的时候,蜷缩在门口的一位老汉引起了姜旭东注意。老汉所谓的“家”两块石头,几片大树叶;刮风下雨,老汉紧紧抱成一团缩在里面。姜旭东见老人可怜,每天中午,就把矿工们剩余的饭菜给老人送去。 2个月后,姜旭东患上了阑尾炎,需要回去做手术。一个月后姜旭东出院了,他决定辞去矿场的工作。 在收拾好行李,走出大门时,姜旭东又看到了蜷缩着的老人。“如果我就这样走了,他肯定活不了多久。”姜旭东又一次决定,把老人带回家。 “既然我们是一家人,我就会养你们一辈子” 先后来到姜旭东家中的三位老人,见到姜旭东一家待他们客客气气,心里不免有些不安。“放心吧,既然我们是一家人,我就会养你们一辈子”。姜旭东的一番话,解了老人们的心结。 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吃一锅饭,姜旭东夫妇和老人们相处得很融洽。或许是总想对这对夫妇回报点什么,老人们也不愿老是闲着,时常相伴着,在姜旭东家的田地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家里老人多了,开销大了。四位老人做了一个决定,共同留守老家,互相照顾,让姜旭东夫妇外出打工赚钱,改善生活。 2006年春节过后,姜旭东和妻子到宁波务工。 姜旭东时时挂念着老家的几位老人,基本上每半年都要去邮局汇钱,1000元、2000元、3000元,姜旭东已经记不清汇过多少钱。 “姜旭东经常给我们买衣服寄来,一人一套,家里的老人谁都有。”姜旭东的父亲说起儿子的孝顺一脸自豪。 已在姜旭东家生活10多年的苟清顺说:“姜旭东对我就像对亲生母亲一样,能遇到姜旭东

文档评论(0)

yxud4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