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国企职工世袭接班背后工资高福利好压力小.docVIP

部分国企职工世袭接班背后工资高福利好压力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分国企职工世袭接班背后 工资高福利好压力小 2014年09月22日 22:55 来源:新华网 作者:段续 汤阳 王衡新华网北京9月22日新媒体专电题:“世袭”成“福利” “惯例”可“保底”——部分国企“世袭”现象背后心态录 在人们的印象中,“献完终身,献子孙”“祖孙几代”同为一家国企效力的景象早已成为历史的记忆。而近一段时间,一些大型国企相继曝出“世袭招工”的新闻,让“接班”这一尘封多年的关键词重新受到公众关注。 【关于“接班”的那些事】 国企“接班”的惯例由来已久。随着各地国企改革推进,“接班”这个词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但在能源、金融、铁路交通等一些待遇高、门槛高、垄断程度高的国有企业中,“接班”现象并未随着改革消失。关照企业职工子弟的“世袭招工”成为突出的企业管理顽疾,造成新的社会不公。 打破这一顽疾的阻碍之大从近些年来曝出的相关新闻就可一窥端倪。 ——2012年8月,湖南省邵阳市自来水公司党组成员在会议室开会,公司内部退休女职工石某携汽油瓶冲进会议室内投掷点火,当场烧死3名管理人员,烧伤多人。据调查,纵火女职工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已安排在该公司工作,另外一个儿子未被招收进入自来水公司工作,对此该女职工心存不满。 ——2014年4月,大庆油田对持续多年的劳动用工和招聘政策进行调整,其中对部分招聘专业范围内的油田子女毕业生,由原来直接选聘到操作岗位,改为通过择优选拔,自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合格后才能进入企业工作。对此,部分油田应届子女毕业生及家长不理解、不接受,引发聚集上访事件。 【国企:招录职工子女成“两难”】 “中国网事”记者采访了国企相关人员,他们普遍觉得,招录职工子女是个“容易得罪人,容易被误解的事。” 华北地区一家煤炭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他看来,一些国企之所以对子女有一些照顾,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对企业老员工的补偿、奖励,另一方面,“不少下井工人家庭困难,积劳成疾患有疾病,子女顺利就业解决了家里的‘大问题’”。 除此之外,一些资源型国企地处偏远,周围地区经济不发达,适当放宽对职工子女的招录标准,有助于他们引进人才弥补关键岗位空缺。职工子女从小在企业环境中长大,企业忠诚度高,不容易跳槽。 然而招工之时,每每成为部分国企人力部门的“闹心”之日,招录现场和办公场所常被“挤爆”。一些国企人事部门负责人直言,不对职工子女加以照顾会让职工诟病,如果照顾的人多了,难免有人觉得“吃亏”,就会有人“爆料”引起关注。除了正常招录,托关系找门子安排子女的职工也让他们很难处理。 【职工:前几年都解决,为啥现在要取消?】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王健(化名)年近50岁,从他的父辈开始,大庆油田就成了全家生活的重心。王健的儿子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北京发展,频繁跳槽让他颇为担心。“还是想让孩子回来工作,毕竟收入不错,心里踏实。”王健说,“我现在每天劝他,希望他能回来”。 在华北地区一铁路局工作的李平在去年铁路系统招人时,将自己女儿的相关资料早早“报了上去”。“当时女儿还未毕业,想着先‘占个坑’吧。”他周围很多同事的子女都进入铁路系统工作,一些员工回忆称,以前还有许多家长让孩子参军,为的就是转业后能享受分配到铁路系统工作的机会。 “以前职工子女找工作,企业都会照顾,如果一下子取消了相关政策,我们心里肯定不平衡。”在一家大型煤炭企业工作的任峰(化名)说,工资高、福利好、压力小,再加上对学历要求相对不高,成为他们青睐“接班”的原因。 【职工子女:在外“混不好”就回来回家工作是“保底”】 到底想不想“子承父业”,在父母曾战斗过的地方谋一份工作?记者在与一些国企职工子女交流中发现,与父母相比,他们对于工作的认识更为“多元”,“回来也挺好,出去也不错。”在山西省一家国企工作的向华说。 向华曾在上海打工,后来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父母所在的企业,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完成了恋爱、结婚、生子一系列人生大事。“周围许多职工子女回家工作的生活轨迹都很相似,父母在身边,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小华说,“感觉?安静,稳定吧”。 一些受访者表示,相对一些在名牌高校就读的高学历职工子女,学历普通、就业困难的更加期待国企招工的“职工内部优惠”。加之整体就业形势不佳,一些国企提供的“照顾”岗位无法满足职工的需求。“毕业后在家待业两三年等待上岗指标的职工子女有不少,人数逐年增加,事不是很好办。” 除此之外,被父母“逼着接班”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在北京某媒体工作的小闫家在大庆,芬兰语的专业优势让她在单位备受重视。“可是我爸妈现在还不时想让我回油田工作,认为家里比北京生活质量高。” 【“接班制”的弊病怎么破?】 一方面是就业形势趋紧,国企职工子女享受就业优惠刺痛公众神经,另一方面,一些国企由于历史原因,解决子女就业的惯例难以短时间破除。如此两难局面如何破除?专家建议通过逐步建立市场化就业选择机制,

文档评论(0)

yxud4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