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突变生物合成在微生物药物领域的研究进展论文.doc
突变生物合成在微生物药物领域的研究进展论文
.freelutational biosynthesis in microbial medicinal fields
ABSTRACT Mutational biosynthesis since its rising in1970′s,as a tool for the formation of antibiotic structural analogues.freelportant role and developed some novel derivatives utants can be obtained by direct gene modifi-cation to certain enzyme in secondary metabolism pathoted.In this paper,the progress,especially bining gene engineering of mutational biosynthesis is revieutant; Antibiotics
新疾病的产生和耐药菌的出现,迫切呼唤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人们主要从三个途径获得新的活性物质:①自然界;②化学合成以及化学改造;③对产生菌的次级代谢途径进行改造,使其合成途径发生改变,以获得新化合物,主要包括突变生物合成(muta-tional biosynthesis,MBS)和前体定向生物合成(pre-cursor directed biosynthesis,PDB)。尽管前两种方式在新药开发过程中仍然占主导地位,但后者特别是MBS也为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且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MBS是指抗生素产生菌经过物理、化学等诱变因素的作用或通过基因改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某一位点发生突变,丧失合成完整抗生素分子的能力而成为阻断突变株。在发酵培养这种阻断突变株时,添加某种天然的或化学合成的化合物——突变合成元(muta- synthon)参与生物合成并获得新抗生素的方法和过程。广义的MBS还包括利用生物合成途径改变获得原抗生素的代谢产物和利用阻断突变株积累一些原始菌株所不能积累的抗生素中间体。
1969年,Shier用MBS方法对新霉素进行结构改造。1975年,Nagaoka等用“idiotroph”——独需型(特需型)来描绘那些需要加入外源前体完成新衍生物合成的突变株,并用“mutational biosynthesis”——突变生物合成来描绘这种技术。1977年Rinehart将这种技术定义为“mutasysthesis”。按照Rinehart的解释,利用MBS技术制备新衍生物应包括:①突变株的获得;②突变合成元的获得;③添加的突变合成元被细胞吸收并参与新衍生物合成。此外,后续工作还应包括新衍生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以及生物活性评价。
本文按结构类别介绍MBS技术在微生物药物领域的研究应用,特别是近年来结合基因技术进行MBS研究的新进展。
1 突变生物合成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应用1~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临床上重要的抗感染药物,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肾、耳毒性。因此,对已有品种进行改造,开发对耐药菌有效、肾(耳)毒性相对较小的新品种一直是新药研究人员追寻的目标。20世纪70年代,人们利用MBS技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行改造,获得成功,特别是涉及2-脱氧链霉胺(2-deoxystrepta-mine,DOS)独需型阻断突变株的研究。如Rosi等通过诱变获得庆大霉素产生菌绛红色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purpurea)D-突变株后,添加链霉胺,生成2-羟基-庆大霉素,该化合物对含有2”-腺苷腺化酶的庆大霉素耐药菌有较强活性,毒性低,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这方面的研究Rinehart等曾进行过总结,本文不做详细叙述。
值得提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赵敏等通过诱变获得a位点(Fig.1)阻断的突变株JIM-401,该突变株代谢产物中庆大霉素C 2b (GM C2b )组分即小诺米星的产量大大提高,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再以JIM-401为出发菌株,获得c位点阻断的突变株JIM-202,该突变株的代谢产物中庆大霉素C1a (GM C 1a )的积累量大大增加(含量在85%以上),在其2-脱氧链霉胺1-N位引入一个乙基,经半合成获得新化合物1-N-乙基庆大霉素C1a (etimicin,依替米星);再以JIM-202为出发菌 株,获得b位点阻断的突变株JIM121,其代谢产物中 西索米星(sisomicin)组分的产量大大增加。
目前,丁酰苷菌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为利用MBS方法结合现代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