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中考说明为
以中考说明为“纲” 深掘课标教材、探寻中考规律 甘溪初中 李昌军 一、2010年命题特点分析 1、重视基础知识。“基础”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试题关注了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水平,引导教学,促进学生有目的的自主学习。如9、10、11、12、13、16、17、19、20题,其中9、10、13、14、19、20、22、23题取材都来源于课本。 2、突出主干知识。试题突出考查新情景下运用化学核心知识、主干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能源、环境、气候、世博会、西南干旱,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科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环境等方面的相关问题,体现学以致用,促进主动学习。如9题的“上海世博会”、11题的“化学实验操作考核”、12题的“大蒜的主要成分大蒜素”、16I题我省启动的“蛋奶工程”、16 II题的“西南干旱”、17题的“2006年——2009年陕西西安蓝天天数对比”、18题“照明用具——台灯”、19题“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陕西榆林的煤化工产业”。 3、注重化学学科考试的价值取向。将三维目标有机和谐地统一于试题中,体现化学学科考试的价值取向.(1)对于知识技能目标的考核,重点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2)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核,重点放在科学探究能力和获取、表达、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归纳、推理、构建知识网络的学习方法等方面,体现提高学生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如11题、14题、15题、18(4)题、20题、21题、22题。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核,是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通过试题背景材料在试题中渗透人文性,做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来实现。 如12题、16I(3)题、16II、17(1)题、19题。 4、试题的综合性加强,考点的覆盖率加大,为今后的教与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如9题、11题、18题、20题、21题 5、多数试题均围绕一个知识主线。试题加强突出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同时也将一些单独考查的考点穿插进去,尽量减少人为大拼盘式的考查方式。这种模式主要以主干知识设置框架,把需要考查的知识尽量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穿插编入试题中,力求做到考查该知识的完整性和透彻性。如10题围绕氧气化学性质进行考查,20题围绕酸的五大化学通性设置考点每小题考查一条性质。 6、加强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探究性实验试题的设置为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做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试题设计创设真实未知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并且能够延伸拓展。如设置9、10、14、18(4)、19(2)、21、22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及科学探究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重过程与方法,同时增加了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的考查,如14、18(4)题。 7、试题中突出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化。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这一问题时研究和思考的过程,赋予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引导;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实验的考查重在实验过程生发出来的问题,及由实验现象到实验结论的分析与推理的过程,以此考查学生的实验推理与分析能力,并使学生逐渐养成对实验现象分析、思考、探究的习惯。 如15题渗透推理学习方法等。 8、开放性试题的设置方面做到了“开而有据”和“开而有度”。开放性试题的分值比例与09年保持一致,为了使学生便于回答问题,也为了使阅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今年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改革,尤其是在“开而有度”方面下了功夫,既考虑到了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回答问题,也考虑到了答案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既保证了试题信度和公平性,又方便阅卷 如16(1)(3) 、18(4)、20(2)。 9、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试题加强了与中考说明中题型示例的吻合度,大多数试题在中考说明的题型示例中能够找到原型。如7道选择题都是从中考说明里得到了一定的启发,当然不能说很吻合;7道选择题与《中考说明》选择题的1、9、11、14、19、24题和填空题的14题有一定的吻合度;16I、18、20、22、23题都能在中考说明中的题型示例中找到影子,但又在命题的切入点、设问方式和考查点的设置方面做了较大的改进和创新。 10、采取难易分散的方式穿插考查。 在控制试题的难度比例方面采用了将容易题和难题分散在各个小题中间的方式进行考查,防止出现一道题难点集中,使许多考生无法下手的现象;试题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梯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由易难、有浅入深。 11、关注考查对象的考试公平性。 注意试题对使用不同版本教材、具有不同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技术标准》编制说明.pdf
- 大队长水域救援授课教案(水域救援基础理论).pdf VIP
- 广元市2025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答案 .pdf VIP
- IPC-WHMA-A-620A 线缆及线束组件工艺要求与检验标准.pdf VIP
- 众为兴TV5600-B01(DJ8849V1)系列点胶控制系统用户手册.pdf VIP
- 防台防汛专项应急预案.doc VIP
- 语文二年级上册电子课本.pdf VIP
- DBJD25-98-2020 甘肃省建设工程计价规则.docx VIP
- 美的空调产品大全参数功能速查表.xls VIP
-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 -2014》知识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