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诗词鉴赏艺术手法讲练
诗歌中,“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前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虚。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体味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对面落笔,往往也是虚写,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角度着笔,而从对方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这首诗中,白居易就把“我思人”的感情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 还有一种以实喻虚的情况,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苦比喻为滔滔江水,形象生动可感。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 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4分)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它的特点是: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给读者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感受。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本诗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请简析三四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格及其表达作用。 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由听觉诉诸视觉,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梅花本在寒冬开放的,五月而梅花满天飘落,景象虽美,却不免让人心生寒凉之感;这一景象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这两个比喻说明作者与友人别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表现离别之苦,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下片“尘随马去,月逐舟行”写到作者的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思念之切。 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古代诗歌中,排比、设问、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应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 。 四、自测: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抒情诗,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 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纱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北宋元丰五年(1078)徐州春旱,时任徐州太守的苏轼从民请,至石潭祈雨。入夏,果雨。雨后,苏轼到石潭谢雨。一路所见,写成《浣溪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请赏析词的上阕三幅画面的声响与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中有画,绘声绘色;动静结合,以声衬静,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