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术监赏的导览-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
美術鑑賞的導覽
劉坤富
國立台灣美術館展示組組長
?
一、前言
鑑賞一件美術品,大要的從(一)形式和(二)內容導入。
關於內容,二十世紀之前,我們可以追尋到故事性、歷史、宗教、神話與象徵意義的畫面。到了二十世紀,畫面趨於中性(如印象派的風景畫),尋至發展成〝內容即形式,形式即內容〞(如抽象主義)。畫面的〝事件〞就泯滅了。
因此,鑑賞作品,就自然的純粹面對〝形式〞。我們欣賞形式之美,一般將其分為反覆美、漸層美、平衡美、對稱美、對比美、比例美、調和美、變化美、統調美、單純美等。
我們若將這十種形式美加以考察,其實不外乎在講的是具體之美和無形之美。
具體之美可以訴諸視覺上的掌握,甚至有數據可尋,如反覆、漸層、對稱、比例等。至於無形之美,則訴諸心靈感應,如平衡、調和、統調、變化、單純等。
然而一般而言,無形之美其實都伴隨在具體之美的形式裡,在談到具體之美時,無形之美就會同時呈現。
還有,在形式美之外,營造形式美的心理也很重要,我們在鑑賞作品的同時,也會思考畫面〝共同命運原則〞、〝類化原則〞、〝恆常性原則〞、〝重力與張力原則〞,這些,在創作上何其重要。
謹引用Lone Bell等三人所著(雨云譯)〝藝術鑑賞入門〞的部分內容,並參酌王秀雄所著〝美術心理學〞作為本講題之大要,盼大家有所收穫。
?
二、鑑賞與導覽
(一)、秩序
1.健全而有目標的心理狀態就是秩序,秩序是指一些要素的前後關係和安排,藝術家以某種手法組織其要素,就會成就作品。
(1)秩序體系
(a)嚴密:經管制、慎重設計。如沃爾霍的「100cans」。
(b)鬆散:也經設計,但容許變動,不易計算的。如Pollock的「秋之韻」。
(2)秩序決定:秩序是由動作場面來決定,動作場面有
(a)尺寸
(b)形狀
(c)比例
2.每種尺寸、形狀、比例都會影響藝術品的構成(複製品可大可小,無法或甚而誤導觀者去經驗作品的真實空間)。
3.所謂動作場面,就是畫(布)形狀,自從帕洛克突破畫布框架以後,極限藝術就沒有框架來限制了。
(二)、平衡
1.平衡是指穩定性和一貫性,是重要的視覺心理反應,它具有1.維持平衡2.重獲平衡的慾求,藝術家創作時,會善於利用平衡與暫時的失衡(人類傾向“穩立地面”的自然需求,暫時脫離平衡,令人興奮,長久令人不安,故要重建平衡)、卡拉瓦喬“ 聖保羅皈依圖”、葛雷柯“基督復活”、夏爾丹“男孩與陀螺”,都是“重建平衡”的作品。
2.每一幅畫裡,都有使其不平衡變得平衡的有形或無形力量存在,一個標記,色彩、形狀等,都構成平衡體系。
有了平衡慾求,才產生視覺上的張力問題,張力是為平衡而為藝術家所應用,如:羅丹的達納依德(Danaid)。平衡是不可見的內在組織,是一個無形的重心的掌握。
平衡體系:對稱性平衡與不對稱性平衡(見視覺心理學)
(a)縱的結構中心
?
?
(b)橫的結構中心
?
?
?
?
(c)縱橫的結構中心
?
?
?
?
(d)斜的結構中心
?
?
?
?
?
(e)縱橫與斜的結構中心:如達文西“最後的晚餐”
?
?
?
?
?
?
無形的結構舉圖形如下:
葉子的葉脈
?
?
?
燈泡的燈絲
?
?
?
網球場的網
?
?
?
?
3.不對稱平衡(心理平衡),會使眼睛的注意力由一邊流轉到另一邊,造成視覺緊張。
?
?
?
?
對稱性平衡 不對稱性平衡
(形式平衡、視覺平衡) (心理平衡)
?
4.不對稱平衡、不是數和量的平衡,反而是“量感”和“質感”的平衡,量感、質感受到色彩、明暗、位置的左右,也就是密度和重力的影響。(關於重力,參考視覺心理學)
如:(1)明亮的顏色較重。
(2)孤立的形式較重(群集的形式較輕)
(3)縱軸形式較重(水平與對角軸形式較輕)
(4)舊經驗的重力觀念,左右判斷。
作品如:Mondrian的“老匯爵士樂”、Picasso 的“Guernica”、Raphael的“聖餐禮的辯論”。
(三)、線條
1.線條是點的延伸串連,它始於一點且止於一點,線條關涉到能量的消耗,張力的肆放,方向的遷移、位置的轉換。線條有直線與曲線。
Mondrian 的作品多直線(早期也有曲線)。
Van Gogh 的“星夜”多曲線。
Picasso立體派時期,分析立體派作品直線與曲線互用。
2.線條的直線,會顯示方向,也凸顯感覺,如:
(1)水平線感覺平靜、休止。
(2)垂直線感覺靜態張力、重力、抵抗力、支撐力。
(3)對角現感覺動態張力、活力、不平衡。
3.線條作為主題與背景的隔離,其型式有連續線和斷續線兩種,各有其用意和效果,連續線有包容、界定效果。斷續線有自由效果。
4.線條的性質,可分為輪廓線,邊緣線和剪影(側影)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