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潜山县高中语文 第9课《说木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说木叶》
【】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
2、学习文章由“木叶”这一特殊意象入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从小处着手的写法
。
【】
阅读文本 整体感知
1、【基础自测】(运用工具书自行解决识记字词,做好读书笔记)
袅袅 柳恽 沈佺期
传诵 传颂 洗练 不落于言筌者 疏朗 万应锭
2、【积累名句】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③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
④皎皎云间月, 灼灼月中华。
⑤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3、【阅读文本 整体把握】
【问题投放】文题“说‘木叶’”表明了作者的论题,作者就此论题阐述了自己怎样的看法?
【学生活动】阅读文本,抓住关键语句。思考讨论并作出回答。
【教师点拨】论题只是表明了论述的范围,并不是作者的观点体现。依据说理的思维格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再结合关键性的语句,可以很快的梳理出文章的脉络层次,便于理解作者的真实写作目的。
【整合答案】作者从传统的意象“木叶”入手,论述了古代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说“木叶”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即“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并且形象的关键就在一个“木”字。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含有落叶的因素”,“有颜色的暗示性”(“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的原因)
第三部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析段研句 突破重难(点)
【问题投放】作者在论述时,引用了大量的诗句。结合作者的诗句,体会传递的意境有什麽不同,完成表格的填写和问题探究。
按字义分析,“木”、“树”含义差不多,可是古人写诗为什么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呢?
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区别
【学生活动】圈画有关诗句,小组合作研讨。组间交流共享、补充完善。体会“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
【整合答案】
树 木 艺术特征 繁茂的枝叶
枝叶的绿色
枝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思情味 饱满 疏朗 适用场合 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秋风叶落
①古人常借深秋季节写离人游子的愁绪,所以他们对“秋”有特殊的敏感。
写“秋”,莫过于写叶子凋零的树木。尽管“木”与“树”含义差不多,但人们由“木”和“树”这两个字所产生的联想却很不相同。
②“木” →(潜在的形象)木头、木料、木板→(联想)树干→疏朗→秋天→离人游子的愁绪。
“树”→(潜在形象)满树的叶子→(联想)饱满→不是秋天 ≠离人游子的愁绪。综上所述,古人为了借秋景写愁绪,在诗中常用“木”(木叶)而不用“树”(树叶)
③“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问题投放】结合文段分析,请概括文中论述的“木叶”的艺术特征。
【整合答案】“木叶”的艺术特征:秋天、落叶、树干、微黄与干燥的颜色、单纯、空阔、清爽
挖掘文本 提升思维
【典句赏析】
【问题投放】“‘木叶’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探究一下“艺术形象的领域”哪些因素使得二者产生了几乎是一字千里的差别?
【答案整合】言之有理即可。
首先,意象本身已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其次,诗人大胆的发挥创造性;再次,抒情的特定场合……
探究思考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集有关古典诗歌意象材料,分类整理。(按照花木植物类、器物类、动物类等分类;附好例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建湖县高中语文 记叙文结构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 山东省乐陵市高中语文 议论文选例与叙例(第1课时)学案 鲁人版.doc
- 江苏省淮安市2017年中考政治 七下 第23课《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复习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 数的开方 课题 立方根学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 数的开方 课题 平方根学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四川省南充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 第9讲 古诗词鉴赏复习练习.doc
- 山东省乐陵市高中语文 议论文选例与叙例(第2课时)学案 鲁人版.doc
- 江苏省2017中考政治 热点科技关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oc
- 广西柳州地区2017届中考语文 第11讲 议论文阅读复习练习.doc
- 江苏省建湖县高中语文 写出人物的个性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 江苏省建湖县高中语文《报任安书》(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 江苏省2017中考政治 热点科技关注 C919.doc
- 江苏省建湖县高中语文《报任安书》(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 江苏省建湖县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第3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5.doc
- 江苏省淮安市2017年中考政治 七下 第13课《要鱼还渔》复习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淮安市2017年中考政治 八下 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复习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
- 河北省涞水县高中语文 第10课 过秦论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第二节 科学探究 欧姆定律教学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
-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素材1 人民版必修3.doc
-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 百家争鸣素材2 人民版必修3.doc
最近下载
-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4秋).pdf VIP
- 2025年无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申请书(模板).docx VIP
- 《新媒体营销基础》课件——新媒体营销概述.pptx VIP
- 项目计划进度管理流程图.pdf VIP
- 2024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200MWh储能电站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VIP
- 华为经营管理-华为的流程管理(6版).doc VIP
- 2015-2020年一建历年真题-水利.pdf VIP
- 平行文本在翻译中的运用.ppt VIP
- 口腔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增长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2025年市场展望.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