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爱为学生的健康心理保驾护航
太原市第四实验中学 张晋按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一名连续担任中学班主任工作的一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他们这样说: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却变得越来越难管了;不爱和父母说话了;对父母的关心也表现出不喜欢或不太愿意接受的态度,甚至出现逆反的心理;与父母观点不同时,还会出现顶撞父母等现象。这些问题常令那些十几岁孩子的父母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据有关心理咨询机构统计:目前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不健康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现代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由于面临升学压力、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等原因,产生了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导致他们脾气环、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面对一点点不顺心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和谐。甚至出现离家出走、校园暴力、自杀等现象。这些现象向我们教育者提出了艰巨而重要的问题:如何对当代中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如何通过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使他们拥有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
(一)关注成长点滴,让孩子在关爱中成长
当学校和家长把几十名学生交给我们老师时,他们寄予我们无限的希望。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自己的智慧和真诚去感化每一位学生,使他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不关心集体到具有集体荣誉感,从不守纪律到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从更多地为自己考虑到学会感激他人,从不爱劳动到讲究卫生,从容易满足到自知不足,从缺乏目标到树立理想,从幼稚走向成熟,不断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然而我们都知道,人的思想是最复杂的、最多变的。教育需要我们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具有恒心和耐心,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把自己人生中的喜怒哀乐与他们分享,以周围的人或事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榜样,及时用师生集体的智慧分析并解决班级或学生个人出现的问题,并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与灵魂之中。
每当我们走进教室,我们是否留意同学们都在做些什么,有谁在做作业,有谁在看课外书,有谁在抄作业,有谁在吵闹,有谁在聊天,我们并不是刻意地要去批评谁,而是在这一刹那要观察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特征及他们的喜怒哀乐;要留意教室四周是否干净,不要只是为了学校的检查,而是想知道学生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是否良好。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尽管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如果我们天天这样做,一定每天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新的思考,会更了解乃至理解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一定能体会到老师的细心和爱心,从而更加敬佩,喜欢,信赖我们。因为我们真的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了,让他们感受到了真切的师爱。在爱心中成长的孩子一定是充满了爱和善良。
在一次家长会上我曾获悉:班级一名女生回家告诉她父母,老师很关心她,有一次她感冒,老师特意到寝室去看望她。她觉得老师特别关心她,学习状态更好了,学习成绩也稳步上升。其实我早已把这件事给忘了,因为去学生寝室走走看看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应该做的一件常规事。而学生却会因为老师这样做而感到特别的待遇。有人说:做好一件困难的事并不难,难的是每天做一件同样的事。作为老师,每天用心去观察学生成长中的点滴那是最不容易的事。如果我们能这样做了,学生的细微的心理变化也不难被我们所发现而及时去关注并正确引导,我们的学生也能更快乐地成长
(二)做学生的朋友,让师生在信任中交流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学生的档案、家访、咨询其他老师或亲朋好友、看周记及组织班级活动等途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了解学生才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要学会倾听,给学生诉说的机会,甚至允许他们在我们面前有适当的情绪发泄,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耐心地等他们平静下来,再与他们平等地交流,最后让他们在自我反思中找回心理平衡。必要时老师如果能以自己成长的经历和体验,为学生现身说法,收效往往出乎意料。
平时我们也可以在学生的作业或日记本上写上几句鼓励性的话语,问问孩子们最近的心情如何,或表达一下老师的期望,甚至是老师感谢学生的情意等。这样做既会赢得学生的欢喜,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如:“最近心情好吗?”,“作业错那么多哟,我好伤心!”,“今天你真漂亮!”,“祝你成为校十佳歌手!”等等。
有一位家长曾对我说,她女儿因为我在日记本上的一句表扬而兴奋了好几天。我还把我的电话号码、邮箱和QQ号码告诉我的学生。每个周末我都会收到来自学生的电子邮件或电话,有的说说小秘密,有的问问学科疑难,也有节日祝福语,还有一些征求意见的等等。有时,我也会通过书面的形式和同学们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效果也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