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腰痛及治疗手法简介.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腰痛及治疗手法简介

常见腰椎相关疾病 及治疗手法简介 温岭市中医院主治中医师、院办副主任 王敏 一、概念 腰椎病:是指因急慢性损伤、脊柱退变等原因所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以腰部症状为主,或伴臀部、下肢症状的疾病。 二、解剖 三、影像 CT、X线 MRI(核磁共振) 四、分类 1、非脊柱源性: 内脏反射性腰痛(原发病部位在肾、女性生殖器官、前列腺、胰腺、腹膜后肿瘤等)、 血管性腰痛(由于腹主动脉瘤、腰腿动脉供血不足等 )、营养或代谢障碍性疾病(各种腰椎的软骨病)、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脊柱纤维异样增殖症、畸形性骨炎等) 。 2、脊柱源性★ (1)腰部软组织病变:如肌肉、韧带、筋膜等的急慢性损伤。▲ (2)椎间盘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 ▲ (3)腰部关节炎:如创伤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等。 ▲ (4)腰椎骨本身病变:如骨折、结核、肿瘤、骨质疏松症等。 五、常见 急性腰扭伤、 腰肌劳损、 腰椎骨质增生病、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急性腰扭伤 (1)多有搬运重物、腰部突然旋转、突然失足踏空等扭伤史,甚至剧烈的咳嗽、打喷嚏也会引起腰扭伤。 (2)扭伤后即有腰痛,也可过1~2天后再发作;腰痛程度有轻有重,轻者仅有腰痛,而腰部活动、站起坐下、行走尚可;重者疼痛如刀割样或撕裂样,呼吸等轻微动作也会使疼痛加剧,腰部活动明显受限,甚至不能直腰站立。 (3)少部分患者可有放射痛,但多在臀部、 大腿后侧或根部前内侧,不会超过膝部。 (4)虽然疼痛剧烈,但均比较局限,患者 常可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局部肌肉可 有明显的痉挛,典型者用手触之如粗条状。 腰肌劳损 (1)大多无明显急性外伤史,往往慢性发病,但既往可有重体力劳动史、长期弯腰工作史或腰扭伤史。 (2)腰部酸痛或胀痛,症状 时轻时重,休息后好转, 劳累后加重;不能久坐久 站,需经常变换姿势,睡 觉时喜用小枕垫于腰部而 觉舒服。 腰椎骨质增生病 (1)腰痛不是很明显,以酸胀、僵硬感为主,并喜欢捶腰,捶后自觉舒服。 (2)腰部症状以早上起床时明显,而活动 后减轻,到傍晚时分又会加重;过度劳 累、坐姿不良、坐位过久、睡沙发软床 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以减轻。 (3)一般没有下肢放射痛,医生检查腰椎 叩痛时,病人多称叩击后舒适。 强直性脊柱炎 (l)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2)症状多从腰骶部开始,以腰骶部酸痛、僵硬感为特点,感觉不灵活,不能久坐久站,活动后反而 症状减轻,腰部活动度逐渐减小直至消失。 (3)酸痛僵硬感逐渐向上发展,累及胸椎时可 有胸闷、呼吸不畅,胸廓扩张受限,严重的 可见驼背畸形;最后发展到颈椎,整个脊柱 强直并弯曲畸形,甚至下颏与胸部相贴,使 双眼无法正视前方而仅能看到脚下的地面, 此时疼痛可完全消失。 腰椎间盘突出症 (1)腰腿痛:以持续性腰部钝痛多见,大多先出现腰痛,过一段时间后即出现腿痛,也可两者同时并见;平卧位减轻,端坐、站立或向前弯腰则加剧;腹内压增高时症状加重,如咳嗽、打喷嚏、大便用力,甚至大笑、大叫、大哭的时候也会加重疼痛,最严重者只能弯腰、屈髓屈膝,像虾一样趴在床上才能稍微缓解疼痛;腿痛主要是指放射痛,一侧或两侧都可有,一般起始于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至足底或足背外侧或脚趾;疼痛性质多为“吊筋感”、麻痛、胀痛、烧灼痛等。 (2)肢体麻木:患病时间较长后,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足背外侧、足跟、足底,可与腰痛并见,少部分可仅有麻木而没有腰痛。 (3)下肢发凉:有少部分病人会出现小腿、足或整个下肢发凉、怕冷,两下肢对冷热的感觉有异常,如冬天洗脚时,一只脚觉得冷,而另一只脚觉得热。 (4)马尾综合症:有些严重的或特别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等马尾神经受损的表现。 (5)肌肉萎缩:病程长后会出现肌肉瘫痪,表现为自觉大腿或小腿变细,下股无力,某些动作不能完成,如脚趾、脚背不能翘起,严重者足下垂,行走拖步。 六、简单的手法 扌衮 法: [要领]伸屈腕关节是从第二到第四掌指关节背侧为轴,前臂的旋转是以手背的尺侧为轴来完成的。操作时术者手指自然弯曲,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吸定于治疗部位,通过腕关节作连续的屈伸运动,带动前臂的外旋和内旋,使小鱼际及掌背部在治疗部位上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频率120~160次/min左右。操作时肩关节要自然下垂,上臂与胸臂间隔约1拳左右,肘关节屈曲,约120°~140°,手法接触范围为手背尺侧至中指线,吸定点为小指掌指关节背侧,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辗动或跳动。 摩法: 根据用力部位不同,摩法又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指摩法[要领] :术者手指并拢,掌指部自然伸直,腕关节微屈,将食、中、无名,小指的中节和末节指面部分附着于治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