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小刚---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报告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报告 周家初中 张小刚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问题。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使学生既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又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从古到今,所有研究教育的人无不重视养成教育。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他在“六艺”中把“礼”(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放在首位。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曾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则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国内像这样的研究有很多:有许多学校在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如;教育杂志上记载了深圳市就把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认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一定的要求以后,应该在日常生活、学习等实践活动中具体指导受教育者的行为,予以榜样示范,通过训练和多次重复,不断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其巩固,在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熏陶感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在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在第40届国际教育大会上,许多国家及地区的社会人士都强调要对学生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观教育。一些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改革提到相当的高度,如德国对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高度重视,具有悠久的历史。德国十分重视习惯养成教育,注重德育的价值,注重德育的投资,因为他们认为德育投资会给社会管理、生产管理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经济效益。 当今社会,每个家庭子女不是很多,特别是独生子女占有一定的比例,家长把孩子都视为掌上明珠,对孩子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他们身上即使有些不良习惯,也是听之任之,不以为然。上一届我带的班上有一个学生,父母双方都是普通农民,主要收入靠几亩果园和他的父亲当建筑工。但是他要父母给她买名牌衣服和鞋子,再加上超额给的零花钱使他没心思学习而一度沉迷于交朋友、打篮球,但是由于自由散漫的个性,行为习惯极差,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球技也没多大长进。后来,逃学,旷课,一心想混社会,岂不知14岁小小年纪还不是时代的弄潮儿。在父母苦口婆心的求情下曾经在周家初中是两进两出,由七年级时的好学生最后落得了没有毕业的肄业生。 现在我们学校有20%左右的学生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多为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主要关注的是孩子身体的成长,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或是有想法,但由于方法欠妥,效果不佳;部分年轻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存在误区,有的甚至认为做人就该强势才不会吃亏,一些小毛病根本算不了什么,自己不能正确的言传身教。近年来,在我们学校,打架骂人说脏话、随手乱丢垃圾,不能遵守校纪校规,不打报告随意进出老师办公室,不懂文明礼貌、做人不诚实说谎话,纪律观念淡薄不守秩序,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希望从你们这一届学生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做“文明中学生,行为习惯大改观的中学生”。如何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训练,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将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行为习惯养成,在我国有政策依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文件中还明确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可见,强化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学习,就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强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新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新守则新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