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老师-超星讲座
语言关联性假设及其研究进展 张积家 语言关联性假设及其研究进展 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 博士生导师 提纲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的理论探讨 语言关联性假设 支持语言关联性假设的证据 新的看法——新版的语言关联性假设 新理论的理论基础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的理论探讨 —历史的回顾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是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最为复杂和最为重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揭示人类意识的本质。 柏拉图对语言和认知关系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对语言和认知关系的看法 笛卡尔对语言与认知的看法 洛克对语言与认知关系的看法 中国思想家对语言和认知关系的看法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的理论探讨 —历史的回顾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是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最为复杂和最为重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揭示人类意识的本质。 柏拉图对语言和认知关系的看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很早就对语言与思维关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思想就是话语,判断就是说出来的陈述,只不过是在无声地对自己说,而不是大声地对别人说而已。”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的理论探讨 —历史的回顾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是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最为复杂和最为重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揭示人类意识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对语言和认知关系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符号,思维不等同于语言,“人类不会有相同的文字,也不会有相同的发音,但是这些文字和声音所代表的心理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所反映的事物,对大家都是共通的”。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的理论探讨 —历史的回顾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是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最为复杂和最为重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揭示人类意识的本质。 笛卡尔对语言和认知关系的看法 法国十七世纪著称哲学家笛卡尔认为,语言是独立于人类智能之外的能力,语言不但是思维的符号,也是思维存在的直接证明。 “我思故我在”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的理论探讨 —历史的回顾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是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最为复杂和最为重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揭示人类意识的本质。 洛克对语言和认知关系的看法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语言是“人类使用内部词语作为内在概念的符号”的能力。声音和意义没有天然的联系。人对于事物的命名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的理论探讨 —历史的回顾 语言与认知的关系是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指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最为复杂和最为重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揭示人类意识的本质。 中国思想家对语言和认知关系的看法 1.认知决定语言 2.认知与语言并无必然联系 。 认知决定语言 老子:“名生于道。”(《道德经》) 庄子:“名者,实之宾也。”(《逍遥游》) 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必也正名乎!” 墨家:“是名也,止于是实也。”(《墨子.经说 上》;“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名。”(《墨子.小取》) 《管子》:“名生于实。”(《管子.九守》) 认知与语言并无必然联系 荀子认为:“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荀子.正名》)。词不等于概念,词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去表达,同一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语言中的“习非成是”,如“打扫卫生”。又如,对父母的称呼,不同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