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人人名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词人人名研究.doc

唐宋词人人名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古代人名特别是唐宋词人人名与社会历史、社会政治及文化观念等之间的关系,从多方面探索人名的社会意义,研究人名的社会关联。   关键词:人名;抽样;唐宋词人;语言学研究;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108-01      人名学是研究人名产生发展的规律、人名的结构及其社会功能和地理分布的学科。人名的产生和发展与各民族的社会情况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我国目前的人名学研究既包括文化和民俗方面,又包括古代人名研究和现代人名研究方面,还包括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字调、用字、禁忌等方面的研究。姓和名是现代汉语社会中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名称,用来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别的人。研究人名学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和语言学等有重要意义。   此次人名抽样研究主要针对唐宋词人的人名进行研究。笔者对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鉴赏辞典》(1988年4月第1版)收录的327位词人的名字进行分析(具体包含唐、五代、北宋、南宋、辽、金这几个朝代)。这些词人中可考的女性有27个,其余300个皆为男性。这300个男性人名除绍兴太学生和醴陵士人外,单姓单名的有152个(其中仲殊和惠洪是法号),单姓双名的有136个,双姓单名的有10个,没有双姓双名的。其中同名的有8对;同名同姓的仅有2对。古人的取名各具特色,下面从语言学研究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对上述名字进行具体分析。    一、语言学研究   (一)语音学    双声叠韵是我国古代诗歌曲词常用一种手段,双声叠韵的恰当使用能增加句子的音乐美、韵律感。由于名字是用来呼叫的,所以用双声叠韵的词可以使名字听起来响亮、悦耳。   这三百多位词人人名中,双声的有:“洪皓”,同属匣母;王千秋,“千秋”同属清母;“李吕”,同属来母;袁正真,“正真”同属章母等等。另外,蒋捷,“蒋”属精母,“捷”属从母,精母和从母同属齿音,也算双声。叠韵的有:“黄裳”,同属阳部;“徐俯”,同属鱼部;赵彦端,“彦端”同属元部;辛弃疾,“弃疾”同属质部;“吴琚”,同属鱼部;张元?郑?“元?帧蓖?属元部;“许古”,同属鱼部等等。另外,牛希济,“希”属微部,“济”属脂部,微部和脂部是阴声韵中的临近韵部,也算叠韵。   (二)语法学   姓名除了语音学研究外还有语法学研究,即姓与名之间或双名的结构关系值得注意。   姓与名之间,特别是单姓单名的姓与名之间,一般是偏正关系。如“李涉”为“李”家的“涉”、“王建”为“王”家的“建”、“薛昭蕴”为“薛”家的“昭蕴”,“毛熙震”为“毛”家的“熙震”,等等。   除开姓,双名的结果关系则复杂多了,偏正、动宾、联合、主谓、动补关系都有。如叶清臣的“清臣”为偏正关系,意谓(朝廷)清廉的臣子;魏承班的“承班”为动宾关系,意谓继承班固(的鸿志);陈德武的“德武”为联合关系,意谓既有德又有武;陈尧佐的“尧佐”为主谓关系,意谓尧辅佐;白居易的“居易”为动补关系,意谓居住得容易等等。   二、社会意义   (一)朝代特点   词兴起于晚唐,发展于五代(907年-960年),繁荣于北宋(960年-1127年),派生于南宋(1127年-1279年)。   1.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代,五代更迭、十国割据是那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当时的人多以“彦”为名,自唐末起,终于宋初,且各地流行。   2.宋朝   宋代理学是宋代哲学的主流,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程朱理学提倡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糊涂,更形象地说就是经验老道、老成持重、对人生大彻大悟,没有一定的年龄和阅历是做不到的。这反映在取名上便形成宋人名字多 “显老态”的现象,如用“老”字、“叟”字、“翁”字、“甫”字等。清赵翼《陔余丛考》卷十八中有:“宋人字名则好用老字。”如吕渭老、魏了翁、李彭老、李莱老、家铉翁、文及翁、刘辰翁等。   (二)名字的避讳   中国封建社会中有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现象叫避讳。人物姓名的避讳,具体说来,主要有三种:“国讳”( 也叫“公讳”),“ 家讳”( 也叫“私讳”)和“圣讳”。   陆游编著的《老学庵笔记》里有“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故事。苏轼祖父名苏序,苏洵不写“序”字,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苏轼则用“叙”字代替。为了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龙渊剑”改名叫 “龙泉剑”。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赵佶为宋徽宗,避讳字有佶、??、郅、?^、?Z、?l、吉、咭、?E……完颜?Z为金章宗,避讳字有?Z、景,等等。   三、结语   人名与社会历史、文化观念、政治制度紧密相连,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和心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