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另一只眼看《庄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另一只眼看《庄子》.doc

用另一只眼看《庄子》   摘 要: 庄子的世界一向以构筑汪洋恣肆、充满自由著称,本文通过对庄子自由世界的分析,旨在挖掘出一颗包藏在庄子浪漫瑰奇的自由外衣下的不自由的灵魂,尽管庄子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由。   关键词: 庄子 自由世界 灵魂      在庄子用恣意的想象和文字建立的自由世界里,自然万物放肆地生长,草木茂盛、万象成林。然而,这个万物自由肆意生长的空间,本身却又成为庄子自己内心的束缚,整部《庄子》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个被束缚着的幽灵挣扎着奔走着寻找突破的方向。从鲲鹏翱翔的海天到蜩鸠躲藏的泥土,甚至外形幻化的蝴蝶,他始终不能找到现世的甚或理想的寄托。我们看到,在庄子自由意志创造的文学大厦里,一个渴望自由的灵魂被深深禁锢在里面,他以各种方式试图突破、试图睁开看到真相的双眼,但他看到的却总是自己建立的边界,一个新的禁锢。他建立得越多,对自己的束缚就越大。一个一生追求精神自由的灵魂,用尽各种天才的想象建立起一个自由的世界,但是渐渐地,这个自由的灵魂被自己自由意志建立起来的世界束缚住了,无可救药地挣扎着,建立着的同时又否定着自身。   《庄子》首篇《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文章中,庄子描述了不少寓意深刻、让人难忘的小故事,比如关于小大之辨的鲲鹏与蜩鸠、关于无用之用的大瓠与樗等。不过我却首先感受到了庄子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对精神自由的理想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与无奈的屈服。   文章一开篇,庄子提到一组想象奇幻、对比鲜明的形象:鲲鹏与蜩鸠。鲲是一条生活在北海中的大鱼,巨大无朋。当它要去九万里以外遥远的南方时,就会变化成一只叫做鹏的硕大无比的巨鸟展翅高飞。大鹏鸟起飞之时将会天地震憾,日月无光,大海翻起滔天骇浪,风浪之大乃至它飞走了六个月以后才会渐渐平息下来。虽然文中没有写明,但是鲲既然去的地方是南海,可想而知鹏飞至南海后也会再一次惊天动地地重新变成巨鱼而回归海洋。鲲鹏体形庞大,威力非常,入海升天,志向高远,堪称天地间生灵之帝王。然而蜩与学鸠这些小动物却对它的神奇的行为感到难以理解:咱们尽全力飞起来,一碰到榆树或者檀树就停下来,有时就算是飞不上去,那就落到地上也就是了,那个鲲鹏干嘛非要飞到九万里以上还要飞到南海去呢?   鲲鹏与蜩鸠,究竟谁更自由、更快乐?从表象上来看,鲲鹏的行为惊天地、泣鬼神,对世间万物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仔细分析下来,却看到它们生活与飞翔的条件是极难得到满足的。鲲必须依赖辽阔的海洋才能生存与遨游。如果它想要化为大鹏飞到南海,也必须等到海运风起之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才能向南飞去。如果没有高邈的天空与辽阔的海洋,没有海运风起的合适时机,而是被困在深山泥滩之中,那它的神通又如何得到施展呢?蜩与学鸠的活动范围小,造成的影响也微不足道,可是它们生活的条件却极易得到满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它们会生活得很自在。这不由使人联想到,世间志向远大不愿虚度一生的志士与甘于平庸、容易满足的凡人的区别。前者有可能会给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影响与改变,然而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社会环境条件与个人需要付出的努力都十分严苛,绝不是只需要付出个人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必然受到许多环境条件限制,另外还需要许多不受人力控制的偶然运气。因此,人间志士多矣,而得成抱负者寥寥。后者则相当于人世间无数平庸地生活着的芸芸众生。他们对生活要求不高,也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只求温饱平安足矣。这两种人相比较,谁更快乐?谁更自由呢?事实上,他们就如同鲲鹏与蜩鸠的比较一样,两者都不自由,因为小的志向有小的限制,大的抱负则有大的限制,在都受到限制这一点上,两者是同等的。所以《逍遥游》中的鲲鹏与蜩鸠,除有大小之辨外,它们在“有所待”这一点上并无本质分别,在庄子看来都是不自由的。   于是庄子认为,能获得“无所待”之绝对自由的只有得道的“古之真人(或神人、圣人)”。接下来就不余遗力地大写特写这种得道真人之仙风道骨、尽善尽美“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种神人有着神乎其神的本领,他们能力非凡而又不屑于有所作为。“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z?^,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不仅在《逍遥游》之中,整部《庄子》中也多次反复以充满浪漫气息的奇诡笔调描写这种神通广大、令人神往的得道真人形象。   庄子为何多次反复以优美浪漫的笔调来描绘他心目中的得道真人呢?其实真人也就是庄子的哲学主题“道”的具体体现。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在道家看来,“道”是道家的哲学核心概念,它是天地间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先天地而存在,又难以用语言表述明白的宇宙万物运行规律。庄子在《大宗师》中对“道”有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