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城灯彩音乐初探.doc
石城灯彩音乐初探
石城灯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表演溶灯、歌、舞、戏于一体,深受百姓喜爱。它的音乐,既是灯彩表演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灯彩艺术的精髓。
一、概况。
石城灯彩音乐,包含着音乐元素中的两大元素:声乐与器乐。石城灯彩音乐中属于声乐的灯歌和属于器乐的伴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表现空间。从石城灯彩音乐独特的表现空间方面看,又分为室内灯彩表演和室外灯彩表演两大类型。在传统的灯彩表演实践中,对音乐表现空间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室内灯彩表演在音乐元素的应用上,既有歌唱也有器乐伴奏;室外灯彩表演一般情况下,只有器乐伴奏以创造气氛,而没有歌唱;偶尔根据特殊情况的需要,只加入众多人数的喝彩和应和。为了表述的方便,下面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即:灯歌的演唱特点与灯歌曲目;器乐伴奏的乐器组合应用与器乐曲曲牌;室内灯彩表演的音乐特点与应用;室外灯彩表演的音乐特点与应用。
二、灯歌的演唱特点与灯歌曲目。
灯歌,就是在灯彩表演中表演者边舞边唱的歌曲。一般都是石城民歌。
(一)石城灯彩中的灯歌,在传统的演唱方法中,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男扮女装,假声演唱。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极其低下,常年不敢出门,围着绣房锅台灶角打转转。客家女人也和男人一样从北向南辗转迁徙、漂泊不定,奔波流离、餐风露宿。但是,定居以后女人们仍要恪守封建礼教,照样不敢抛头露面参加社交活动。所以,石城灯彩在封建社会是没有女人参加演出的。女角色都是由长得较为俊俏的男人扮演。由于这一种男扮女装的特殊现象,便产生了男扮女装,假声演唱的艺术特点。解放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灯彩演出有了女演员参加,这种男扮女装,假声演唱的现象也随之逐渐消失。
2、石城灯彩中的灯歌,有着节奏活跃、旋律流畅、色彩明快、动感强烈,但音域不宽广的艺术特点。
石城灯彩的大部分传统节目,是从节日的庆祝活动中产生出来的。它所表现的几乎都是欢快热烈、喜庆祥和、又跳又唱的欢乐场面。所以,演唱的灯歌也和它所要表现的情绪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由于边舞边唱受人体体能的局限,所以灯歌的音域一般都不很宽广。
石城灯彩的灯歌中,也有小部分不具有上述的艺术特点。例如:悼亡性质的点莲灯、放河灯;祈祷性质的罗汉灯、放花船等,虽然节奏舒缓、速度平稳、情绪凝重,但一般歌唱成份不多。
(二)石城灯彩中的灯歌曲目。
石城灯彩中所演唱的灯歌曲目,大致来源于两方面:
1、来源于石城民歌。
石城灯彩所演唱的灯歌,大部分是石城民歌,有些节目,就是由单独的一首石城民歌创作而成的。例如:《倒采茶》、《卖花钱》、《采桑》、《十杯酒》等。在石城灯彩传统演出中,经常演唱的有如下曲目:《倒采茶》、《顺采茶》、《采桑》、《十杯酒》、《小闹五更》、《瓜子仁》、《十二月铜钱歌》、《赛金扇》、《花鞋歌》、《十阵鼓》、《十二月采花》、《绣花屏》、《大补缸》、《十二月花名》、《螃蟹歌》、《十匹柳》、《下象棋》、《卖花钱》、《送郎歌》、《骨牌歌》等。
2、吸收外地民歌。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域的封闭状态逐渐被打破,人际交流逐渐增多。部分石城艺人外出谋生,带回了一些外省市的民歌。如:《茉莉花》、《小小鱼儿》、《叶落金钱》、《红绣鞋》、《扬州相思》、《五更等郎》、《四季相思》等等。这些民歌也被石城灯彩艺人吸收为灯彩演唱曲目。
解放后,赣南采茶戏传入石城。赣南采茶戏的茶歌、灯腔优美动听,又与石城的灯彩歌曲血缘相近。因此,大量的茶歌、灯腔,如:《春景天》、《斑鸠调》、《路调》、《高音牡丹》、《打鞋底》、《长歌》等,都成了石城灯彩的演唱曲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员交流日益频繁,各种不同文化品类之间的互相影响、渗透、借鉴、吸收,石城灯彩的灯歌曲目必将发展得更加丰富多彩、优美动听。
三、石城灯彩中器乐伴奏的乐器组合应用与器乐曲曲牌。
(一)石城灯彩在传统的演出中,乐器组合应用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三种组合模式:
第一种模式:由吹奏乐的唢呐、打击乐的单皮鼓或班鼓、木梆子或板册、铜锣、小锣、镲或铙等乐器组成的小型吹打乐队。这种乐器组合,适应于灯队出灯以及屋场与屋场、村与村之间转场时演奏,目的是为了使欢快热闹的气氛贯穿始终。其一般演奏程序是:开始由鼓板敲打《小西皮》锣鼓点的引子,然后,唢呐接吹石城民间小曲,吹一段、打一段,夹吹夹打,直到下一个屋场或村庄,灯队又开始表演为止。
第二种模式:是由吹、拉、弹、打四类乐器组成。吹奏唢呐、梆笛或加其它竹管乐器;拉弦乐由勾筒(石城老表自制的类似二胡的乐器)、高音胡琴(用较小的竹筒自制的)、大勾筒(用小牛犊皮蒙的类似中胡的乐器);弹拔乐由古琴、秦琴、三弦;打击乐器和第一种模式一样,组成丝竹吹打乐队。这种模式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