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绚烂华彩,典丽庄妍.doc
绚烂华彩,典丽庄妍
摘要:青绿山水是山水画发展自中唐时期的典型绘画风格。在这一时期,绘画风格与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线条与赋色的进步,构图与布局的完善,意境与格调的拓展等方面。《明皇幸蜀图》是唐代青绿山水画风格作品之一。与之《游春图》、《江帆楼阁图》等青绿作品相比较和分析,《明皇幸蜀图》在画面内容、空间构造、用线设色、意境营造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对后世产生的重要影响和贡献在于设色技法和山水构成程式的成熟和完善。
关键词:《明皇幸蜀图》;青绿山水;意境;设色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51-02
中国山水画发展自唐,已初具特色。唐为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山水画已摆脱魏晋时期稚拙的面貌,从对人物的陪衬中摆脱出来,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绘画门类。唐代山水画的发展为五代和两宋山水画走向完备和极致奠定了技法实践和理论基础。这一时期,无论从线条的进步,色彩的运用,画面布局、意境的营造以及中唐以后水墨的兴起等方面,都充分展现了唐代山水画承前起后的作用。中唐之前,青绿山水形成了这一阶段的主要风格,这一方面代表了社会上层的审美需求和情趣,反映了唐代社会文化的鼎盛气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山水画自身的发展规律,这在一时期,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是这一风格的奠基人,他们以典丽庄妍、工致精细的用笔、绚烂华彩、古雅富丽的青绿、金碧赋彩方式在承接前代的基础上对山水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明人王世贞在《艺苑??言论画》中总结山水画的发展时,提出“……山水至大小李为一变也……,”张彦远于《历代名画记》中也谓“……由是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由此可见二李在山水画史上的的重要地位。唐代流传下来的青绿山水作品主要有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等,《明皇幸蜀图》则为这一时期青绿山水风格较为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
一、《明皇幸蜀图》图式经营与空间构造分析
《明皇幸蜀图》此幅作品为青绿设色,描绘的是唐明皇为避安史之乱而入蜀避难的一件绘画作品。作者在春和日丽,白云缭绕的风景下描绘了明皇一行在巴山蜀水的重岩叠岭中行进的情景。《明皇幸蜀图》构图雄奇而饱满,峻岭嗟峨,人物自然、生动,是一幅意境隽永的青绿设色作品。在经营布局、画面构图上呈现出了较前代山水作品许多进步成熟的地方。从构成布局上来讲,《明皇幸蜀图》在当时已突破了许多前代空间构造上的缺陷和不足,呈现出了新的图式形态与营构布局的特征。
对《明皇幸蜀图》的解读,则必须提及《游春图》与《江帆楼阁图》两幅作品的风格与特点。唐代之前,张彦远对隋代山水画整体风貌作出了如下概述:“杨(子华)展(子虔)精意宫观,渐变所附,尚由状石则务于雕透,如冰澌斧刃,绘树则刷脉缕叶,多栖苑梧柳,功倍愈挫,不胜其色。”而展子虔《游春图》的出现则在山水画发展史上具有了重要意义。《游春图》第一次强调并表现了近、中、远的绘画空间与层次,“在人物、景物的比例上,位置处理得比较妥当。这是隋唐以后中国画家在空间构造关系上取得的一大成就。”《宣和画谱》也谓《游春图》“写江山远近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之趣”,是非常贴切的。而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较之展子虔的《游春图》相比,在绘画技巧、风格演变上又更趋成熟。与之相比,《明皇幸蜀图》在空间布局、形象描绘、色彩表现等各种关系上,《明皇幸蜀图》显示出了自身独特和进步的一面。故张彦远称李昭道“变父之势,妙又过之”,有学者认为《江帆楼阁图》较为成熟,而《明皇幸蜀图》则显稚拙,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明皇幸蜀图》描绘的是蜀中景色,对此图的描绘,宋叶梦得在《避蜀录话》中到:“《明皇幸蜀图》……广不盈尺,而山川人物,步辇人畜,草木禽鸟,不一而具。峰岭从复,径路隐显,渺然有数百里之势,……”从此图来看,无论是从构图,还是形象处理,都较前代青绿山水作品复杂丰富得多。此图以较小的画幅,描绘了数座山势嶙峋、峰峦迭起的山峰岿然耸立于画面之中,山峰列立,浮云穿插间隔其间,尽显峰峦形态。值得一提的是,对山石的各种形象表现,《明皇幸蜀图》都相当完备。五代荆浩于其《笔法记》中叙:“山水之象,气势相生,故尖曰峰,平曰顶,圆曰峦。相连曰岭,有穴曰岫 ,峻壁曰崖,崖间崖下曰岩,路通山中曰谷,不通曰峪,峪中有水曰溪,山夹水曰涧,其上峰峦虽异,其下冈岭相连,掩映林泉,依稀远近,夫画山水无此象亦非也。”荆浩这段对各类山水形象特征的文字描述完全可以从此图得以映证。可以说,《明皇幸蜀图》的巨大贡献除在于青绿设色技法的成熟之外,也在于对山水的各种形态作出了充分表现,而对山水形象能完备的表现,这在前代作品中是完全没有的。在后世作品中也是极难寻找得到的。此图另一值得提及的是作者表现山峰高耸之势的“巧”技,郭熙《林泉高致集》也谓表现山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字1-10字帖 下载打印即可(免费).doc VIP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最新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企业数字化转型框架及步骤(咨询).pptx VIP
- 针-板电极下针尖曲率和铝箔尺寸对放电机理的影响.pdf VIP
- 因式分解法解二元一次方程.docx VIP
- 2025年陕西省九年级中考考试语文真题试卷(中考真题+答案).docx VIP
- T_CPIA 0052-2023 光伏组件接线盒用模块二极管.docx VIP
- 各类酒店工程造价估算((完整版)).doc VIP
- 10J301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VIP
- 最新版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司机岗)考试题库(完整版).pdf.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