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 R711.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561-5464(2010)-0 5-0441-02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就诊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68例采用西 药治疗同时,中医辨证施治,用中药方剂,水煎口服,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44例单 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7.65%,明显优于对照组47.72%; 治疗组总有效率92.65%,明显优于对照组6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症状及妇科检查
所有患者都具以下一种或 几种症状及体征,反复下腹坠胀痛, 腰骶部痛,白带过多。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宫体压痛,单侧或双侧附件区压痛,单侧或双 侧附件区增厚
1.3 统计学方法处理 采用x?2检验,P0.05为显 著性差异
1.4 治疗方法 ①中药治疗,方剂1:败酱草15g、紫花地丁15g、薏苡仁30g、车前草15g,、赤芍10g、红藤 10g、白芍10g、山药15g、香附10g、延胡索10g、木香6g、甘草5g。方剂2:黄芪15g、淫羊 藿15g、鸡血藤10g、桂枝10g、三棱10g、益母草10g、川芎10g、延胡索10g、白芷10g、威灵 仙10g、蒲公英10g、半枝莲10g。根据临床症状选用方剂,并随症加减,带下稠者加苍术10g 、黄柏6g、椿根皮10g;带下味臭者加龙胆草20g,黄芩10g;腰酸者加续断10g,桑寄生15g ;疲乏无力者加党参20g,黄芪20g;小腹包块者加莪术10g,夏枯草15g;输卵管阻塞者加 皂角刺10g,路路通10g。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一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月经期停药 。 中药保留灌肠:紫花地丁、蒲公英、鱼腥草、半枝莲、鸡血藤等。西药治疗:盐酸左氧 氟沙星0.1g,每日1次,静脉滴注;甲硝唑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10天,停药10天 ,再如前用药10天。两组疗程结束后1周内复查。治疗前检查并记实主要症状和体征,疗程结束后检查并如实记 录
1.5 疗效标准[1]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妇 科检查体征阴性,B超提示盆腔无异常; 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盆腔脏器压痛不明显,B超提示附件炎性包块明显缩小,盆腔积 液消失;有效:腹痛减轻,妇科检查盆腔脏器压痛有所改善,B超提示附件炎性包块缩小, 盆腔积液范围缩小;无效:治疗3个疗程,症状及体征经均无改善,B超无变化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 1
从表1可知,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治愈率67.65%,明显优于对照组47. 72%;治疗组总有效率92.65%,明显优于对照组65.9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若未能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 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的经济负 担[2]。慢性盆腔炎可由于产后、剖宫产、流产及其他手术有各类需伸入器械进入 宫腔的 操作如人工流产、放、取环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等所致[3]。慢性盆腔炎,是由 于长期 炎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致盆腔器官及周围组织粘连固定,而西药抗生素治疗局部难以吸 收,疗效不佳,不良反应大,长期使用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和耐药性。中医无盆腔炎的病名 ,其症状可见于带下病、热入血室、妇人腹痛、痛经、不孕等。中医认为其发病主要是湿浊 与血互结,气滞血瘀,伤及冲任二脉而致。由于胞宫血虚之时,正气不足,湿浊热毒乘虚侵 袭,与血互结,瘀滞胞宫胞络,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损,甚至瘀血湿浊形成包块。邪毒壅 滞于下焦,阻滞经脉与胞络,不通则痛,故以下腹痛为其主症。故以清热燥湿、活血祛瘀、 消症散结为治则。中药方剂1中,败酱草清热消肿,行瘀止痛,红藤清热散瘀,紫花地丁清 热解毒,三药合用对盆腔炎疗效尤著;山药、薏苡仁、车前草健脾清热利湿;赤芍、红藤活 血祛瘀;制香附通行十二经,入气分而行其中之血瘀;延胡索入肝经而行血中气滞,配木香 理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功效。肾阳气虚损不能温煦脏腑 致寒凝,寒凝则阳气失通而致血瘀,寒湿瘀结下焦,胞络受阻,血行不畅,而表现为疼痛、 坠胀、带下量多。依据本病多寒多瘀之特点,故投以温、通为法。治宜温阳化瘀,祛湿止痛 。方剂2中,黄芪扶正气,壮元阳,行血脉,布精微,统血液,和营卫,乃补气、升阳之良 品;淫羊藿补肾阳,固冲任,通百脉;二药合用脾、肾双补,振奋阳气。桂枝温通阳气,通 经络,行气血。薏苡仁、白术健脾气,祛湿浊,升清阳,调营卫;鸡血藤、三棱、姜黄、益 母草、川芎、醋延胡索畅血脉,消瘀血,理冲任,止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两种对立雅俗文化观论析.doc
- 两种常用风电机组特性介绍.doc
- 两种方式破解融资租赁行业税收难题.doc
- 两种静脉穿刺进针方法病人疼痛观察.doc
- 东遇西 抽象表现主义线索.doc
- 东西部主要产业结构特征分析.doc
- 严格财务制度 防范假账及舞弊.doc
- 个人理性、社会相互作用及诚信体系不健全.doc
- 个案工作介入残疾人救助问题初探.doc
- 两千块钱薪水一万块钱范儿.doc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