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宋女服看民族文化心理变迁.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唐宋女服看民族文化心理变迁

从唐宋女服看民族文化心理变迁摘 要: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载体,以其特有的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结构,反映这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唐代气度恢弘的开放文化心理与宋代含蓄深沉的内敛文化心理均可以从各自的服饰特点中显露出来 ?关键词:唐宋;女性服饰;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12-0000-01 ? ? 中国的传统服饰,作为不同历史时期华夏民族自我认同的一种文化象征,深深根植于特定的文化模式之中,折射特定时代的文化思想,以其特有的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结构,成为不同封建王朝文明的时代缩影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古今中外大交流大融合时期,宋代被誉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两个浸润着截然不同文化气息的时代始终以其独特的气质吸引着无数史学家和文学家关注的目光。本文将从唐宋两朝女性服饰特点中浅析从唐代开放文化向宋代内敛文化过度的华夏民族心理变迁 ?唐代经济社会高度发展,政治清明开化,形成一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精华而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格的开放型世界文化。唐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采用了兼容并包的政策,以开明的态度鼓励各种文化和宗教的发展,使得唐代有着前所未有的宽容、宽松的思想格局与眼界。因此,,在不同文化格局下的唐人服饰不受阻挠得以传播,不同款式能模仿流动而不受扼杀,这种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形成了唐代服饰习俗的兼容格局 ?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除去用于出席朝会、祭祀等正式场合的礼服外,唐代女子的日常着装基本上分为“常服”和“时世装”两种。“常服”的基本款式是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衫为单衣,襦有夹有絮,仅短至腰部,裙长而多幅。其衣裙颜色丰富多彩,以绿、红、紫、黄色最为流行,如时人所云:“红裙妒杀石榴花”、“折腰多舞郁金裙”等。“时世装”即时装,唐初女子衣衫小袖窄衣,外加半臂,肩绕披帛,紧身长裙上束至胸,风格简约;盛唐时,衣裙渐宽,裙腰下移,服色艳丽;;至中晚唐时,衣裙日趋宽肥,女子往往褒衣博带,宽袍大袖,色彩靡丽。胡服、男装、戎装,袒胸装在唐代尤其是盛唐时期的妇女中广为流行 ?如果说常服体现的是唐代服饰对传统服饰的继承,那么“时世装”则更多的体现了唐代女性服饰装束上那种“显山露水、标新立异”的审美风韵和蓬勃向上的人性意识,从而更好地彰显出无所束缚、无所留恋的创造和革新的大唐文化心理 ?唐代兼收并蓄的开明政策使唐都长安汇集了波斯、西亚等各国的商人、使节及文化、宗教人士,异国舞蹈的热情、异国服装的新奇使唐代女性从对胡舞的喜爱发展到对充满异域风情的胡服的模仿,后来穿胡服、跳胡舞等属于胡人的生活方式便逐步为唐代人所接受从而使胡服在唐代迅速流行,从而创造了一个尚胡服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胡服的典型特点是翻领对襟窄袖锦边,衣身宽大,下摆曳地,腰际束带。在陕西乾县唐初永泰公主墓室壁画《宫女图》中一队穿窄袖襦裙及半臂的初唐宫女,体态婀娜,栩栩如生,足可以代表初唐仕女的着衣风貌。画中人物顾盼生辉,造型雍容华贵,面容丰腴,着大开领窄袖短衣,褥裙半臂,发式各异。从这幅画中,我们不仅可以感触到当时尚胡服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独特现象,更可以透视到唐初女性的开放自信气度 ?盛唐时期,妇女多喜爱男服、戎服,“军装宫娥扫眉浅”这句诗就很好的描绘了宫中女子穿戎装的情景。。盛唐时,士人们的妻子不约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侍女们也纷纷仿效女主人穿起男式圆领服,头裹幞头,足蹬乌皮靴。宽松开化的社会氛围、妇女地位的相对提高塑造了唐代女性自信开放、大胆自由的性格,并激发了他们潜在的创造力,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女权意识的氛围,其外在表现即是女着男装现象的出现。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是极为罕见的,《礼记#8226;内则》早就规定:“男女不通衣服。”女子着男装被视为不守妇道,社会不容,而唐代女性的这种开放自由的着装方式,更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开放与兼容的气势 ?盛唐以后,女服样式日趋宽大,袒胸装成为唐代女性服饰的新宠。袒胸装是以轻薄纱料制成的半袒胸状的大袖衫襦,女子穿上能够显露出华贵而飘逸的气质。唐代贵族妇女,喜欢头簪硕大新鲜的花朵,身穿透明纱衣,且纱衣里面不穿内衣,仅以轻纱蔽体,这是一种大胆的装束,从中也反映出当时妇女思想的大胆开放,追求标新立异的着衣风格。由此,当时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精彩的对女性着衣风尚的吟咏,如杜甫在《丽人行》中描绘的“态浓意远淑具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方干《赠美人》中的“粉胸半掩疑暗雪”、李群玉《赠歌姬》中的“胸前瑞雪灯斜照”、元稹的“女为胡妇学胡装,伎进胡音物胡乐”等诗句 ?唐代女性生活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使其获得比任何封建时代女性都要多的生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