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习语探中西民俗文化差异.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英汉习语探中西民俗文化差异

从英汉习语探中西民俗文化差异摘要 本文以英汉习语为切入点,探讨中西方民俗在节日、居住习惯、饮食文化以及数字含义等方面的差异,进而加强对习语与民俗、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中西民俗 文化差异 英汉习语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特定的民俗文化信息。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反映在它的语言当中,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文化主要部分的也正是语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言和民俗文化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既是长期传承的民俗文化的产物,又是社会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词汇,而词汇中只有习语最能充分地反映出丰富的社会民俗内容 习语是一种人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断重复、自然积淀而形成的语言。习语作为民俗事象或民俗形态的积淀被反映和保留在语言中,它广泛、清晰地反映着民俗文化风貌,间接或直接地与民俗取得某种联系。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语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反复变化的,对于这种语言现象,如果研究仅停留在其所表达的语义这种静态范围内,那么对于非本族语的学习者来说,很难对其所表达的文化层次的含义作出深入透彻的理解。因此,只有将其放在民俗文化这个范围内,和民俗事象、社会现实相结合进行动态研究,才能追根溯源,把握其变化,使对习语的研究从语义的层面转向习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层面。从习语入手,既可了解汉英两民族的民俗文化,探讨其中的文化差异,又可以进一步理解习语与民俗、语言与文化紧密的血缘关系。本文主要从中西节日、居住习惯、饮食文化、数字含义等方面的差异对中西方的民俗文化进行探讨 一 中西节日民俗差异 1 以岁时节令为主的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以岁时节令为主。所谓岁时节令,主要是指将一年四季当中不同的季节气候特征加以排序和总结。中国从历史上就一直是一个以农业耕种为主要生产劳动方式的社会,而各个季节农事活动的变化则主要取决于岁时节令的变化,因此,与岁时节令有关的节日构成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主体。这是由于“节日的起源及其发展,受到产食经济形式的强有力的限制,建立于传统农业社会之上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风貌”,因此形成了与岁时节令有关的传统中国节日。如“清明前后,栽瓜栽豆”、“惊蛰早,清明迟,春分插秧正适时”、“芒种芝麻夏至豆,秋分种麦正时候”。这些习语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岁时节日民俗是一个覆盖面以及内容较为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完美地体现出来,它不仅强调万物平等,同时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岁时节日的民俗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利用 2 以宗教信仰为主的西方传统节日 以宗教信仰为主是西方传统节日的一大特点。基督教作为西方宗教中传播最广的教派,不仅是西方社会精神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西方社会文明的各个层面。其中,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基督教文化几乎出现在所有影响较为广泛的传统节日文化当中。例如,“圣诞节”、“复活节”等。在西方人看来,宗教是其人生的规律,人生的一切都遵循宗教信仰和宗教教会的指导,社会生活及私人生活与宗教紧密相连。因此,在其节日文化中,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也随处可见。“Christmas comes once a year,but when it comes it brings good cheer.”(圣诞佳节,一年一度,当其到来,尽情欢度。)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也是基督教国家最为隆重及传统的节日。“Marry in lent,and youll live to repent.”(四旬斋结婚,终身悔恨。)四旬斋期间,基督教徒素食酷刑,把斋期当做赎罪的神圣日子,认为斋期结婚会给人带来厄运 此外,从“holiday”一词在英语中所表达的含义“神的日子”或“宗教的日子”也不难看出,上帝是一切精神力量的主要来源。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原罪,只有通过信奉上帝,不断向上帝忏悔赎罪,并通过参加宗教仪式,才能得到心灵上的解脱以及上帝的原谅。所以,正是由于对宗教根深蒂固的信仰,西方的节日才无处不体现出丰富的宗教色彩 二 居住民俗的差异 1 西方民居的篱笆情结 篱笆(fence),是用木条或铁条做成的较为坚固的东西,通常围绕在场地、房屋等周围。西方人的住宅一般都是独立成院,并留出一块园地,在其四周围起篱笆或栅栏,在其中植树、种上花草等。即使生活在一个半独立的房子里,两家花园的中心也将有栅栏或篱笆使其相隔,避免两家互相干扰。英语中就有这样的习语“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好篱笆成就好邻居),说明了篱笆在民居中的重要性 西方人的家园通常采取以房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