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微博探究梳理及评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中国微博探究梳理及评析

关于中国微博探究梳理及评析微博客(Micro-blog)的概念产生于2006年,这一理念是由Odeo公司的合伙创始人伊万#8226;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提出,这个团队创办的Twitter网站是世界上最早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这是一个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即时通讯为一体的交流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手机短信、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讯,如QQ、MSN、Gtalk、Skype等)软件和上百种API应用向其追随者(followers)发送不超过140字的信息,从而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Twitter自创建以来,被称为“当之无愧的互联网明星”,在诞生不到两年的时间,twitter全球用户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一举突破5000万。目前,Twitter是世界上用户规模最大的微博网站,在全球有120多个国家拥有至少超过18中语言的用户 在中国,最早出现的微博是在2007年5月,由王兴创立的饭否网,随后,忙否网、叽歪网、做啥网接连成立,腾讯“滔滔”的上线标志着内地门户网站开始进驻微博市场,2009年年初,嘀咕网成立,微博呈现出竞争的格局。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2010年1月20日,网易和搜狐微博分别进行内测和公测。2010年2月1日凌晨新浪微博全面升级为新版,添加了关注人气组、用户标签、发音乐微博等新功能。几天后,人民网的微博平台在改进后全新上线、凤凰网微博的内测、胡锦涛的微博开通,一度引发了人们对微博的关注热潮,微博正式进入主流网民的视野,并得到中国主流媒体的认同 在谢尔#8226;以色列的《微博力》一书中,把Twitter描述了给人一种家庭似的、小城镇般的感觉的温馨小城,“这是一个当你徜徉于熟悉的街道时,总会遇到熟人的地方。这些人和你拥有相同的朋友、兴趣和道德规范。当你在这里遇到一位陌生人时,你们很可能拥有共同的朋友或志趣”。并且,以色列预言“传播时代”即将寿终正寝,一种全新的“交流时代”即将来临 在这个全新“交流时代”来临之时,中国内亦有很多学者对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笔者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微博”跨库搜索,从1979-2010年,共有606条记录,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章为591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文章为12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有2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文章1篇;在文史哲、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两大类目中搜索,共出现90条记录,政治军事与法律类目中搜索有31条记录,均为叙事文本类的文章,如《经典微博》、《微博中的温暖》、《微博妙语》、《图片微博》、《微博热词》等类。在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类目中,除去新闻与传媒类(153条),搜索结果显示共有70条记录,在经济与管理类目录中搜索,共有221条记录 本文选取新闻与传媒类的153篇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检索词中输入“传播”,在结果中搜索,出现的文章为37篇,占总数的24.18%;此外,与传播关键词如“网络问政、网络新闻、适用于满足、公共社会”等相关的论文共有52篇,约占总数的34%;有关的输入“营销”,在结果中搜索出现的文章是29篇,占总数的18.95%;这两项占据了论文总数的43% 一、传播模式探析 杨晓茹在《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微博的传播模式图(见图1) 其中,X是微博网站,是信息传播的起点,也是终点;A-N代表不同的微博使用者,是信息传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DI-Dn代表“博主”跟随者,是信息传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M代表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是微博传播发生、完成的传播环境,由互联网、3G手机等技术和介质构成 其传播过程如下:微博使用者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将信息上传到网站,其关注者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收到“博主”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这一评论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到上一“博主”那里,同时也会第一时间传递给自己的关注者。微博的这一传播过程充分体现了互动性、能动性、平等性、多向性与时效性。它建立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传播模式 这一传播模式并不完善,微博的信息传播在特定的情况下是一种裂变式的。微博信息的传播途径一般来讲有两个:一是关注;二是评论加转发或者直接转发。其中,信息接收的力量主要来自于粉丝的“关注”,信息传播的推动力则来自于粉丝们的“转发”。吴敏的《基于微博的媒体营销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微博信息有以下传播模式:微博的裂变式信息传播模式(见图2) 即甲发出一条信息,关注其的粉丝A、B、C就可以实时在他们的个人界面上接收到这条信息,A、C接到信息觉得有传播价值就会继续转发,然后他们的关注人就会在自己的界面上接收到信息……,传播过程就此形成。B接收到信息觉得这条信息没有价值,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