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视域下中日思维方式比较
传统文化视域下中日思维方式比较【摘要】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总称。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相反,思维方式的差异又是造成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文化体系的特征、伦理价值的取向和自然观念的认知三方面对传统文化视域下中日两国的思维方式作一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异文化中的“异”,己文化中的“己”,有利于我们对日本语的学习和跨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日 思维方式比较
文化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总称。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产生思想、观念、意识、理论、学说、蓝图、方案……一切软件的生产方式,即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1]25―26思维方式的差异又是造成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也是民族文化深层次的一部分。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方面有很多一脉相通之处,可是,两国文化并不完全“同源同种”,在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上显现出差异。因此,只有了解这种差异,才能理解异文化中的“异”,己文化中的“己”,以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
一、从文化体系的特征比较中日思维方式
“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文化的特征,因而也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3]思维方式的不同本质上是文化不同的表现
1、中国文化的稳定性与封闭性
在中国,本土文化是一个超稳定的自成格局、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大系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史,使得中国人很长时间一直认为,中国是世界文明的轴心,并且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直遍及中国人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且根深蒂固。以儒道互补的文化建立在血缘根基基础上,氏族社会的组织结构发展得十分充分和牢固,在此基础上的文明发达得很早。虽经历了各种经济政治制度的变迁,但以宗法为纽带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很少变动,尽管历史上也有外来文化的入侵。如佛教的传入等影响很大,但基本上没有动摇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虽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稳定性,但也意味着中国文化的封闭性,也必将形成封闭的思维方式:自我封闭、盲目排外、思想保守、僵化。由于这种稳定而强大的文化系统以适应环境,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上,还反映为强调求同,“通而同之”,不主张标新立异;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但倾向于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追求各种非逻辑、非纯思辨、非形式所能得到的真理和领悟,而缺少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实用理性,使中国人在认知过程和价值观上保持一种中庸方式:贵领悟,轻逻辑;重经验,好历史,珍视人际,讲求关系,反对冒险,轻视创新,这些传统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
2、日本文化的流动性与实用性
与中国相比较,日本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必须吸收先进的文化来强化自己。日本的西面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西南方的印度文明也经东南亚传到日本,佛教文化以此为契机得以传播,也就是说,来自亚洲大陆的先进文化源源不断地流入日本。如应神天皇时期的公元285年,中国的《论语》传入日本,后来中国的汉字、法律制度、佛教、禅宗等等文化就像流水一样,由高到低、由东向西缓缓流入;至江户时代,儒教已逐步深入到日本国民的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日本长期传播,尤其对日本人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形成与延续,显然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一种文化继承、传播、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涌动的逆流,日本将不符合国情的中国文化,像宦官制度、科举制度、缠足等拒之门外,作为儒教基本法则的“同姓不婚”制度也不接受,而在吸收佛教文化时,却允许僧人娶妻、吃荤等更为宽容的佛教文化。日本文化的流动性与选择性不仅表现在对东方文化的吸收,还表现在对西方近代文明的接受。封建社会后期,自1543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便一直连续不断地消化、吸收、选择、创新,形成规模浩大的摄取西方文化浪潮――兰学运动和洋学运动。西方医学、天文学、地理学、航海造船技术等西方科学技术流入日本。1720年以后的100多年又移植了以西方为主要文化内容的有组织、有系统的科学活动。正如日本幕末学者佐久间象山所言:“道德、孝悌、忠信等教诲,应从汉土圣人之膜训;天文、地理、航海、测量、万物之穷理、炮兵之技、商法、医书、器械、制造等,均应以西洋为主,采五大洲之所长”。日本正是善于吸收与选择外来文化,日本人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从东方的礼制转向西方的技术文化。使得各国文化的精髓源源不断地涌向大和民族,处于不断地流动状态。日本文化就是在这样一个流动的过程中,不断与不同文明相互融合而形成日本式的开放思维方式,有用之时即用时,无用之时可弃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排外,正如西村直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一起超期维权案例引发对纳税人权利及义务思考.doc
- 从丁绍光工笔重彩画看铁线描表现力.doc
- 从三速复苏到北大西洋衰退.doc
- 从世界城市演进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策略.doc
- 从中医整体观探析肿瘤耐药性机制及对策.doc
- 从中法句法式复合词对比看动宾式离合词归属.doc
- 从主妇到老板烘焙给了我一份事业.doc
- 从二语习得看口语教学及训练难点及其化解.doc
- 从亚里士多德正义观看我国分配制度改革.doc
- 从丧礼中看农村女性身份及地位.doc
- Unit 6 Get Close to Nauture Lesson 22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3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食品饮料行业AI转型白皮书-2025食品饮料行业数智化转型领先实践.pdf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4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5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6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软件公司员工考勤异常处理.doc
- 2025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题库500道及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 2025年四平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IPC-2221C-EN TOC2023印制版设计通用标准 Generic Standard on Printed Board Design.pdf VIP
- 2022-2023新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件.ppt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分层作业设计.doc
- 九上语文必背内容.doc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ppt VIP
- 新高考语文6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编(含答案).docx VIP
- 物流工作流程及出入庫管理流程图.doc VIP
- 危化品安全数据表.doc VIP
- 丰田沟通技巧报联商培训讲义.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