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料之外精彩 计划之外感动
意料之外精彩 计划之外感动今年,我区马铃薯出现的“卖难”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可谓“小小马铃薯,牵动八方心”。2011年9月30日,报道马铃薯卖难的稿子――《今年马铃薯卖不动》在内蒙古日报二版“走转改”专栏见报,稿件在自治区刊发较早,影响较大,引起了中央媒体和多家网络媒体关注,产生了巨大反响。
国庆长假中,我们每天都关注着内蒙古土豆的新闻,并且开始着手策划“企业义购马铃薯,爱传城乡低保户”的主题活动,联系爱心企业天野化工,出资从达茂旗的困难种植户手中买来56000斤土豆,免费赠送给呼和浩特中专路办事处707户低保户,并且以“走基层”形式全程跟踪报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刊发后,各单位纷纷效仿,对解决土豆卖难问题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让人感慨的是,整个报道的源头――土豆卖难的线索却是记者在走基层采访时意外发现的。9月底,通过“走转改”的机会,记者来到达茂旗采访新时期的农民的生活,到地方完成采访后,发现不少乡亲们蹲在田埂愁眉苦脸不住叹气,与他们深入聊天才获悉,由于去年土豆卖价高,今年春季大面积种植,增收的农民出现卖难的尴尬。就是这个不是计划之中的采访,将土豆种植户的窘迫现状呈现给读者,也凸显了党报关注民生、“铁肩担道义”的媒体责任。
这次报道中,有着太多的意外,更有着太多的感动。首先是天野化工的爱心奉献让记者感动。本来以为,向企业去要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没想到天野化工马上答应出钱,并且很快将资金划拨到位,企业的这种支持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感让人感动。
10月17日下午,当记者赶到达茂旗的时候,卖土豆已经成了当地街头巷尾必谈的事情,甚至于人们见面的问候都改成了“你家的土豆卖了吗?”,正是由于这样的紧迫感,当我们看到种植户拿到卖土豆的钱,不用再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不用再为土豆烂在地里揪心时,当看到他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时,心中的那份成就感,真的是难以用言语形容。
10月18日下午5点,土豆从达茂旗装车出发,经过6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深夜进了呼市,本来担心货车进城会被拦住,专门弄了证明材料,但是正好赶上在17号自治区下发了文件,对拉土豆的货车开辟绿色通道,虽然辛苦准备的证明材料没用了,却真正感受到我们的党和政府对农民还是非常关心的;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暖洋洋的。
土豆运进了城,却找不到地方卸,原先准备的好的地方由于车太重,容易压坏路面,根本进不去。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习惯了一帆风顺采访的我们不知所措,只好重新找地方,因为三更半夜根本无从找起,最后只能卸在了小区的外面的空地上,但是卸在空地上总得找人看着,一时间找不到人又成了问题。小区的低保户岳云光得知这些难处后,主动承担了看土豆任务,看着他在深夜的寒风中,披着大衣坐在土豆推上,心中的感动真是难以形容,眼泪难以抑制的夺眶而出。
第二天,领取土豆的现场,人们自发的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一边忙着记录,一边年帮着年老体弱的搬土豆,现场一片秩序井然。一上午的忙碌,几个工作人员累得都有些站不住了,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脸也被汗水和泥土弄得大花脸,但是看着他们的笑容依旧很灿烂。
这次报道,总体来说,还算是顺利的,因为之前做了周密的计划,但是再周密的计划,一旦实施起来,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
这次报道,作为记者,发现我们之前的采访活动似乎存在着某些问题: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坐在办公室找选题,找到选题直奔当地宣传部,然后直奔目的地,找到采访对象,完成采访,完成稿件。诚然,这种工作方式迅速有效,但是有多少能够真正的反映基层群众的诉求呢?我们太习惯直奔目的地的采访,反而忽略了路途中精彩,殊不知真正的精彩往往在意料之外。
记得刚做记者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找新闻线索,就带着笔记本,背着相机满大街转悠,像一把扫帚一样扫过城市的街头巷尾、犄角旮旯,从中发现新闻线索,记录专属于老百姓的苦辣酸甜,我们将这种找新闻的线索的方法形象的称之为“扫街”。但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多,“扫街”这种最贴近群众的做法却被我们抛到了脑后。现在想想,如果我们将街头巷尾扩大到农村牧区,将犄角旮旯扩大到田间地头,这样一圈“扫”下来,究竟能真正反映多少群众的诉求?解决多少群众的难题?发现多少好的新闻线索? 回顾此次采访报道,首先是因为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才发现了这么好的新闻源,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没有忽略了路途之外的风景,是我们用眼睛多观察,用耳朵多倾听,用嘴巴多问,用脑子多想的结果。这次报道的顺利完成告诉我们,记者应充当社会生活中的活跃分子,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热心公众事务,关注民生、民情;既具有广泛的能力解决各种社会事务矛盾,又是各种社会文化事业运动的推动者。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角色模型制作综合规范.pdf VIP
- 汛期居民转移安置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doc VIP
- 最新BG201使用说明书20121024.pdf VIP
- 车辆维修定点服务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pdf
- 政府招聘人员协议书.docx VIP
- 2022电网生产调度系统检修工程预算编制与计算方法.docx VIP
- 吸入用一氧化氮-药品临床应用解读.pptx VIP
- Unit 1 Helping at home Part A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df VIP
- GB21148-2020 足部防护 安全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