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设计法探究法半夏炮制工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交设计法探究法半夏炮制工艺

正交设计法探究法半夏炮制工艺法半夏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其炮制方法各地差异较大。本文选择甘草煎煮次数、甘草水煎液浓缩体积、浸泡时间3个主要影响因素,用正交设计法,采用综合评分从不同的指标对法半夏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试验材料 1.1 药材 1.2 供试药材,半夏: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提供,鉴定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rlelliaternatareit.的干燥块茎。甘草: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质量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 1.3 仪器与试剂:CS-930薄层层析扫描仪(日本岛津);电子分析天平(日本岛津);751G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H66025T超声清洗机(无锡超声电子设备厂);PHS-2A型数字式酸度计(江苏扬中无线电仪器二厂)。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石灰加水量,甘草浓缩体积,浸泡时间3个影响因素,采用L9(34)因素水平表,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炮制品中的总生物碱和甘草酸胺单按盐的含量为指标,并采用外观、麻感、脆硬度等综合评分的方法对法半夏最佳工艺进行优选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取净选大小均匀的半夏分成九份,每份100g,分别用水(水量均为高出液面5cm)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挥去表面水分.选用L9(34)因素水平表,各因素水平见表1 表1 正交设计法半夏工艺的因素水平表 表2 方案设计实验数据 表3综合评分标准 结果表明,按方案A3B3C3的工艺条件综合得分最高,表明该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3 讨论 《中国药典》规定法半夏的炮制方法为: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放入甘草煎液和石灰液的的混合液中浸泡至口尝微有麻舌感。杨锡等[1]在采用外观、断面、麻舌感等传统指标评价法半夏炮制工艺的同时,还选用了甘草酸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程度为:浸泡时间煎煮液浓缩体积甘草煎煮次数,认为法半夏的炮制以每100g半夏用1%甘草(用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浓缩到150mL),石灰10g,浸泡6天为宜。胡昌江[2]则选择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加水量、压力4个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法半夏的工艺进行改革,确定较佳工艺为温度50°C,浸泡时间48h,加水量4倍,压力1.6×105Pa。韦备泉[3]认为法半夏可采用多种辅料如生石灰、生甘草、皂角、生姜、白矾粉、皮硝等进行炮制。本文结果为,法半夏石灰加水量为30ml,甘草浓缩体积为200ml,浸泡时间为6天时炮制的综合得分为最高 从半夏的炮制研究进展可以发现,半夏炮制工艺正在向规范化方向发展,每种药用规格尽可能地按照客观的工艺参数进行炮制,以便于控制成品的质量,但在炮制机理不清楚的情况下,工艺的研究受到局限,仍停留在以麻舌的程度或某一成分为指标的水平上[4-6]。当然,在半夏的的毒性成分和有效成分研究不甚明了的情况下,以生物碱、氨基酸等为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炮制工艺的可靠性;药理方面的研究表明,生半夏确有毒性,除入汤剂可不用炮制外,入丸、散剂必须用炮制品[7]。药理方面的研究表明,炮制的确可以降低半夏的毒性和刺激性,故临床主张生半夏外用,内服用炮制品,若确属必要用生品,应配以生姜、干姜或白矾或久煎30min以上,以确保安全 参考文献 [1]杨锡,罗兴平.正交设计法研究半夏的炮制工艺[J].中成药,1993,15(8):18-19. [2]胡昌江,李国民,马烈,等.法半夏炮制工艺改革的研究[J].中成药,1999,21(1):18-21. [3]韦备泉.法半夏炮制经验介绍[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4):206. [4]王潮奎,慕文静.半夏炮制的实验探讨[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4):12. [5]吴皓,叶定江,刁和芳,等.正交法优选姜半夏的最佳炮制工艺[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1):660-663. [6]吴皓,陆跃鸣,孙黎清,等.姜汁用量对姜浸半夏炮制品的影响[J].中药材,1998,21(6):291-294. [7]邓然兴,黄儒龙,范宋玲.不同方法炮制姜半夏对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J].基层中药杂志,2001,15(2):25-26.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