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道家思想对中医局部望诊影响
试论道家思想对中医局部望诊影响摘要:针对目前道家思想对中医局部望诊影响研究的现状,本文将其从形神之论促使中医重视望神、望形态;精气神学说拓展了局部望诊的生理及病机阐释;脏腑功能理论促进了局部望诊的脏腑定位诊断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道家;中医;局部望诊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2-0077-02
中医学是根植于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而形成和发展的,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十道九医”的说法提示“道”与“医”关系密切,道家思想对中医局部望诊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1形神之论促使中医重视望神、望形态
作为先秦时期道家学说创始人的老子和庄子,都强调了“神”的作用,追求形神俱存,形神相依,并把形神相依作为生命存在的基础。庄子主张“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庄子#8226;刻意》),汉朝的淮南子则继承发展了上述观点,如《淮南子#8226;原道训》:“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进而提出了以养神为主的养生原则。中医经典之作《黄帝内经》受到这种哲学观点的熏陶,认为人体是“形与神俱”、“形神合一”的整体,“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如《素问#8226;卷第一#8226;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阐述了人体形与神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因而中医望诊极其强调望神、色、形、态,通过局部望诊诊查人体各部神的情况,如望目观眼神、望舌观察舌神等,并将面色、目、精神、意识、思维、呼吸、活动等大量各个局部望诊的内容综合分析,得出人体整体神的状态结论,如望到面色?白而无光泽,两目晦暗,呆钝不灵为失神;两目乏神,面色少华,为少神的征象
2精气神学说拓展了局部望诊的生理及病机阐释
精、气、神是一种古代哲学概念,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老子》中就已提出“精”与“气”,如“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管子》则提出精气为万物本源,书中有精生“五谷”、“列星”等万物的观点。如《管子#8226;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水集于玉而九德出焉,凝蹇而为人而九窍五虑出焉,此乃其精也”。《管子#8226;内业》言:“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可见,精气神作为人类生命要素的观点,早就出现在《老子》、《庄子》、《管子》、《孟子》等著作中,是道家理论的核心内容
道家的精气神之论对中医学精气神理论体系及其它重要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精、气、神内容的丰富记载,因《黄帝内经》诸篇先后著成于先秦与汉代,故此其精气理论的创建,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受到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渗透和影响”。“精气学说作为对物质世界本原的解释,渗入到研究人体生命变化的中医学理论中来,对《内经》的自然、人体、生理、病理、养生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其精气生命理论的形成和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中医认为,精有形为生命本原,气无形为生命的动力,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神为生命的主宰及体现,也即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人体的精神心理活动是以心为主的五脏之精气及其运动为基础产生的”[2]。而精气观念又是藏象理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促成了“肾藏精”这一重要命题的产生。一般来说人体精、气、神正常,则身体健康;若精、气、神任何一方出现异常,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临床上了解就诊者精、气、神充沛与否,是中医诊断学局部望诊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诊察内容。如观察到就诊者耳轮肉厚而润泽,耳聪目明,骨骼坚实,生长发育、生殖机能正常,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是为肾精充足;如见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为先天肾精不足。见就诊者面色红润有光泽,舌色红活明润是心气充足;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皮肤柔嫩、光滑、毛孔细致是肺气充足;如见面色萎黄,大便稀溏,口涎自出,崩漏肌衄,苔腻,则为脾气虚弱,脾失健运。见口张不闭,为肺肾之气将绝。见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是为得神;反之,可能是少神、失神等;见舌色红活明润,运动灵敏是为舌有神,反之为舌无神。见双眼瞳神散大,为神的散失等
3脏腑功能理论促进了局部望诊的脏腑定位诊断
中国古代道家认为:人体由脏腑组成,脏腑是人体功能的承担者,五脏与人体情志活动密切相关;五脏功能正常,则人体健康,五脏功能受损,则人体患病。老子《道德经#8226;河上公章句#8226;成象第六》中有:“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神谓五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肾藏精与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道家的脏腑论和五志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