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畲族族谱搜集整理札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闽台畲族族谱搜集整理札记

闽台畲族族谱搜集整理札记通过对福建、台湾、浙江等地收集和整理的数百种畲族族谱的整理,发现了不少具有相当史料价值的资料,对厘清南方少数民族的源流和播迁、保存南方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在对闽台地区的畲族族谱进行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家族、民族的归属感以及中华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  族谱亦称家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三大支柱。中国现存各式各样的家谱有三万多种,其记载的历史渊源有长有短,推至公元前的年份更是有限。自“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家谱整理与研究”项目启动后,我们多次赴福建漳州、宁德、浙江南部等地以及台湾地区收集整理畲族族谱。畲族作为东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区域跨越闽、浙、粤、赣四地,因受明清以来东南地区修谱之风盛行的影响,保存了相当数量的族谱。?一阶段主要收集、整理对象即是东南地区的畲族族谱。因畲族分布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征,现阶段收集到的畲族族谱主要集中在四个大的区域:闽南、台湾、闽东、浙南,其中闽南与台湾的畲族有着较为清晰的血缘与地缘联系,闽东和浙南的畲族也有着脉络清晰的亲缘记录。 漳台地区的蓝氏族谱   漳州的畲族人口共有蓝姓31164人,钟姓20220人,雷姓303人,其家族分布为:蓝姓主要集中在赤岭、湖西、隆教三个畲族乡和华安官畲村等地;钟姓主要分布在漳州郊区茶铺村、松州村、宏道村及华安坪水村等地;雷姓主要分布在华安、平和、东山等地。现阶段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整理的族谱有《漳州石椅种玉堂蓝氏族谱》、《海澄钟氏族谱》、《漳州黎家坪钟氏族谱》、《云霄陂兜钟氏族谱》,其中以《漳州石椅种玉堂蓝氏族谱》最有代表性。《石椅种玉堂蓝氏族谱》来自漳州最大的畲族聚居区赤岭乡,据其族谱所载,赤岭、湖西、隆教的畲族均出同源,奉昌奇为始祖,廿三世元晦迁居隆教,长子庆福居赤岭,次子庆禄居隆教,三子庆寿迁居广东大埔。漳浦蓝氏家族的兴起在清朝康熙年间,先有蓝理随施琅平台有功,继有蓝廷珍参与平定朱一贵事件,“筹台之宗匠”蓝鼎元,又有蓝元枚平定林爽文事件,可以说蓝氏家族对于清初平定和治理台湾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漳浦蓝氏家族在台湾的播迁和拓垦也正开始于?一时期,闽台两岸的血脉不可分割,及由此可串联而起的恢弘的大历史背景,均可在族谱中一一追迹。 经过在台湾各大图书馆的摸底调查,整理出台湾馆藏蓝、雷、钟姓的族谱有近百种,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台湾“国家”图书馆、宜兰县文史馆等地。本次赴台主要调查集中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族谱,经检阅所藏三十余种可能与畲族有关的族谱,其中较有文献价值的有《汝南堂蓝氏族谱》(蓝乾章藏,1984年发刊)、《东山系蓝氏善庆堂谱》(蓝润椿编纂)、《蓝氏世系族谱》(蓝润椿编)、《蓝氏协忠公房谱》(蓝延贤编)、《韩何蓝氏族谱》(何兆钦编)等。?些族谱都清晰地记载着祖辈由闽迁台的历程,如《汝南堂蓝氏族谱(引公派下谱序)》所载:“先父(讳星)随祖(讳引公)于乾隆廿四、五年间孟夏之际,唐山漳浦县长卿胪塔分居山红砂坑内,携眷渡台,幸得顺风相送,直抵淡水厅管下八里分,移入内港锡口街过港羊稠庄。”又如蓝润椿编《蓝氏世系族谱》内所收乾隆年间《文泮公序》载:“我祖自元末来居东山,与湖寮蓝家祖维系兄弟勿疑,……考漳浦镇海霞美祖祠世德堂石碑,廷瑞公妣姜氏生三子,长曰庆福,娶冯氏,居漳浦长卿乡。次子曰庆禄公,娶蔡氏,居霞美祠堂,傍一支居平和县和仓等处。其三子曰庆寿公,娶何氏,移居潮州大埔澄海诸县。”台湾地区所藏蓝氏族谱与漳州所藏族谱在史料互补方面具有很大价值,比如《汝南堂蓝氏族谱》中就全文影印了1948年版的《??始祖源流登?》。更为引人注意的是漳浦地区的蓝氏家族自清代以来,作为畲族的民族认知,并未明显的体现在族谱记载中,而台湾的蓝氏族谱反而从一个侧面保留了作为畲民的蓝氏的宝贵记载。如《汝南堂蓝氏族谱》收录的《蓝氏族谱(引公派下谱序及说明)》中即有一篇《论别种之蓝序》:“且论别有一种名曰蓝雷,现在住南靖黄山脚,……查其源乃是先朝圣主挂榜征番有功,招为驸马……于是昆仲三人为分篮雷盘三字之姓共一族,逐年元?祭献,挂驸马图像,人身狗头,穿龙袍而朝祀焉……”。?篇序中还详细记载了漳州畲族无盘姓的缘故以及“妇人无裹脚、男耕女耘”等与汉族相区别的特质。鉴于1984年恢复漳州赤岭、湖西、隆教畲族身份之时,已经通过与华安官畲等地族谱对接,证实了赤岭石椅种玉堂的蓝氏家族的畲民身份,则?份收于台湾蓝氏族谱记载祖地的《别种之蓝》的文本,就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视角,重新审视清代以来漳台地区蓝氏家族畲族认同的变迁。 漳台地区的蓝氏族谱为我们展示了三个层面的丰富内涵:第一个层面是蓝氏家族自清代康熙年间以来,由漳州向台湾播迁垦殖的过程。鉴于蓝理、蓝廷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