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一次给爷爷洗脚.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第一次给爷爷洗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李仲媛 记得小学的时候很流行写以“记……”为标题的作文,那时候写“记一件难忘的事”,“记一件开心的事”,那时写什么,好像现在还能想起来,那些事经过文字一描述,便真的难忘了,真的开心了。于是,我也想写下第一次给爷爷洗脚的感受,希望今后的我一直记得。 爷爷奶奶过了七十岁后,身体渐渐的不如以前硬朗,身边不能离了人照顾。尤其是今年元旦后,身体越发的不如以前了。家里的大人们都各自有工作要忙,腾不出时间,于是放寒假的三个李家的孙女儿理所应当地回老家帮爷爷奶奶做饭干活儿。其实说是三个,我实在惭愧,作为老大,我和二堂妹一直在郑州,不在爷爷奶奶身边,远没有三堂妹干的活儿多,她才十七八岁,已经把家里家外的活儿干得井井有条。这个礼拜是三堂妹开学早,先回学校了,我和老二商量着前后脚在老家住了一周。 第一次自己烧煤球掌握火候,第一次劈柴,第一次如此大动作地自己收拾厨房……第一次一天到晚除了睡觉吃饭都是站着走着在干活儿,确实很忙,但是一点都不抱怨,心里全是踏实和安然。可以想象假如爷爷奶奶这边生活艰辛,我若在假期只顾逛街上网看电视睡觉,这是件多么罪过的事情啊。 我一直想篇文章,写写我的爷爷奶奶,因为他们真的是很值得我用大篇幅文字去写的人,是我用笔写不尽但是还是想写的人。借此一文,简单的讲讲二位老人。 爷爷奶奶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出生的人,爷爷兄弟三个,有个哥哥死在日本人的手上,于是我们家对日本人再是没有好脸色看的,到了我这一代,依然如此。五八年自然灾害,河南断粮缺食,太爷爷携全家老少去山西逃荒,却生生饿死在山西,如今尸骨难寻。无法把太爷爷迁回祖坟,这是爷爷毕生最大的遗憾。爷爷小学没有读完就因家贫辍学,而奶奶在那个时期初中毕业是很不容易的。这导致了爷爷后来一直在通过各种他可以利用的渠道学习,前些年爷爷写的字谜诗集都可以装订成册出书了,整个村子里好多家过年都来求爷爷写个门对儿。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爷爷自己没有条件读书,但是他想供弟弟读书,那个时候奶奶刚嫁过来,家里条件特别紧张,奶奶讲情义,通晓道理,把自己的嫁妆变卖了,供二爷爷读书。我扪心自问,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会做出那么单纯的选择么?嫁给一个男人,他便是你的天,一荣俱荣,一辱俱辱,他的愿望便是你的理想。其实站在今天的我,真的很想感叹奶奶好傻,怎么就没有一点独立自我的意识呢?但是我一点都说不出,面对那个时代这样的一个女子,即使她容颜老去,风华不再,但是她仍是那么地可敬可爱。爷爷,此生李家娶到奶奶,是李家之幸。 后来的家里有了父辈们,爷爷干了村里的会计。貌似日子应该太平了吧?但是日子似乎是和这一家人过不去,灾难接踵而至。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污蔑爷爷贪污村里的钱,把爷爷打成反革命。太奶奶气得一病不起,奶奶身体也渐不如前,要靠喝药维持。父辈们出门儿,别家的孩子总是在背后指指点点,说“这是贪污犯的孩子”,也就是那个时候,是父亲们立下了决心,一定要从农村考出来,干出点样子,让别人不再敢欺辱我家。文化大革命过去,七九年,爷爷的冤案平反,二爷爷之前在爷爷的供给下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大伯和爸爸同时成为第二个大学生。大伯志愿报得偏差,不然那年以他的成绩是可以去清华的;爸爸没有做别的选择,他毅然选了会计专业,不为别的,只是胸中咽不下那口恶气。“孩儿啊,去上学家里缺钱不?叔给你垫点儿吧?”“给你们送点东西路上吃。”有许多人闻风上门送礼来,要知道之前爷爷奶奶上门借钱人家都是拒之门外,这才体现出什么叫做人情冷暖啊!爷爷说,这些礼通通不收,人争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他和奶奶会想尽办法自己供他们上学。 后来的日子不再那么难过,孩子们都读书出来找到了工作,家里的经济也不再那么紧张,但是爷爷奶奶并没有对乡亲们的事袖手旁观,凡事相亲们有事求上门的,他总是能帮的就尽量帮。他们后来的日子也没有怎么享清闲。如果说此前所述是我从祖辈父辈那里东拼西凑听来的,那么下面的便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 我是长孙女儿,小时候从两三岁起就在农村跟着爷爷奶奶,后来上了小学,爷爷奶奶又跟到郑州,不少郑大附小的同学都记得我的爷爷。说来倒还风雅,似乎是宁康这两年问起:“你爷爷不就是那个常推着自行车在校门口吹笛子等你的老头儿?”呵呵,是啊,那就是我的爷爷,风雨无阻。直到我上到五年级,该升六年级,爷爷奶奶才回老家。但是他们也没有闲着,还要带三堂妹,我和二堂妹也寒暑假会回去小住,叨扰二老。 奶奶的身体一直虚弱,近几年几乎每年都要住院几次,每次爷爷都要守在床前,奶奶如果不想吃饭,爷爷就吵她,凶得狠!有时候把奶奶都吵哭了,爷爷气得血压升高,说:“你不活了,我也不活了,都不活了!”然后奶奶就乖乖地强忍着多吃几口饭。风雨同舟,就是这样,不需要太多描写太多琐碎,简单这几句,足矣。 前几年爷爷奶奶金婚五十周年的时候我心中的激动无法言喻,看惯了城市的分分合合,觉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