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瞿秋白《多余的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间殉道竞多余----------读瞿秋白《多余的话》 (2012-04-28 21:51:19) ? 这是先生《多余的话》,它不同于伏契克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不同于方志敏的狱中纪实,也不同于陈毅的梅岭三章,更也不同于革命烈士诗抄。那些作品是向对手宣战的,多余的话则是向内的,深挖自己灵魂的。在《多余的话》中,先生把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执着、苦闷、困惑、坚定,都以本来的面目,留在这两万多字的自白中了。这自白,后人读来所感受到的不是先生壮怀激烈的斗志,而是内心的痛苦、忧郁、厌倦。因而,刑场上的先生与《多余的话》里的先生,就难以重叠在一起了。《多余的话》就成了笼罩在先生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    现在,经常看到青年踏入社会之后,咂摸着意志被慢慢消磨、棱角被渐渐磨平的感觉。包括我自己,也总是会低眉顺眼的回望青葱岁月,那感觉就像是少年时代从来没有缺过雨露滋润,从来都是分外油光水滑的。就算捡起本少年的相册,能看到的也往往是意气风发,忽略了阳光下,树荫下,裤腿下,掩盖着一双臭袜子。现在袜子干净了,却觉得日子不干净了,可是如果日子干净了,当年的袜子就会变得干净吗?或者说,喜欢讲卫生这件事,压根就是个笑话。不过是人在给热爱劳动这个天性找个说辞,不在个人卫生上较劲,就得去跟别人的卫生较劲。    其实,书生也好,知识分子也好,在思想上总是有那么点洁癖的,有点好高骛远的,私底下要求自己要比社会平均值高一点的。可惜,总是要求的不那么对地方。比如做了经济高层,不忍心自己一辈子跟铜臭捆绑销售,就要弄点风花雪月主持人,再不识五线谱照样写出交响乐。这样的例子,当下是很鲜活的。 我是说,这样倒腾其实很可以有,就是不要指望真能拯救自己的错误。错误就在那,不妨也就让它在那封成个木乃伊。瞿先生自述自己曾经像所有的年轻学子一样,向往过自由,向往过小桥流水人家,更向往过波希米亚。甚至,他不像众多当代小玩闹一样,每年跑两趟丽江,感受了自然的呼唤,就是漏听了当地大旱。先生可是在世界旅游大潮到来之前,就跑到了十九世纪欧洲文学的塔尖------俄乡啊!殊不知,这种“高等游民、颓废的、脆弱的、浪漫的,甚至狂妄的人物”,难免会在另一种状态中成为“废物”。当青年的理想,在与现实的道路发生碰撞的时候,选择继续怀揣理想的人少之又少。否则就没人看魔术师从帽子里变兔子了,每人怀里都有一个。 只能前进,尽管你是书生。所以先生自述,他将波希米亚的小自由,与人类终极社会形态之间的大自由划上了等号。他因此而承担了一路颠沛流离,经历是是非非,有苦说不出,并且积劳成疾的痛苦。在狱中最后的岁月,他明白自己不过是自己拿自己的智商开玩笑。因为这压根是两回事。    我琢磨的是,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活在理想中,必然与现实发生真正的碰撞,这时你会选择否定哪一个?历史如果有“如果”,瞿先生如果最后的日子不是在狱中,而是在某个拆迁改造后的封建帝国后花园中颐养天年,他还会否定自己的现实吗?他会不会只是对曾经的理想一笑泯恩仇?当然,这样的问题很不真实,因为这里不仅有“如果”,还有“假设”。就是假设瞿先生在后一种情况中,还会去否定其中一个,而不是把他们顺理成章连成一线,认为自己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革命者。    从《多余的话》里看,这种“假设”并非不可能。先生毕竟是一介书生,他意识到不怀疑,就是不思索,借不思索来抵抗现实与理想的背道而驰,并承担“历史的误会”,成了一名领导者。而且,此时他知自己必死,还不愿意承担“烈士”的名号误导后来人,做到真正的自我思想审查。他对自己的要求,显然比同时代乃至后时代的无数人都要高出一大截。一个人如此,我实在没什么理由再怀疑他的真诚。抓不着钱,图不到名,自毁形象的事情要是能得到什么现实的好处,我真想去当犀利哥。这样的人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什么人才是?    “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我倒觉得大可一观。这份真诚很可观。当“主义”成了杀人武器,当红布比谁谁谁生命还重要的时候,我觉得真诚是硕果仅存的公共领域。好吃,懒做,都是可以原谅的个人行为,虚伪却不能,因为来源于人人互动,真诚就愈发不多余了。 ? 先生是真正的书生,所以直言不讳,也不怕别人不开心。文中先生直言:根本上我不是一个政治动物,不想治国平天下,也不想做“杀人放火”的党的领袖,呵呵。先生说自己本是个有绅士意识的平和文人,被撕裂为二元人物,身在曹营心在汉,临死也不愿意以叛徒冒充烈士。这个总书记的临终遗言太过真实,给这个党带来无穷尴尬与难堪;告诉你们:我实质上离开了你们的队伍好久了。先生如此说出核心话语。 ? 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心者,谓我何求?先生此时此刻的追问,已经逼近了一切政治家(而不是政客)都必须面对的一个历史命题:为什么人会异化成政治动物?答案只能是阿克顿勋爵的名言:绝对的权力会“败坏良知,麻木心灵,使人失去对环境的理解力”。 ?

文档评论(0)

qhhb4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