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审美特征.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审美特征.pdf

解析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审美特征 Aesthetic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周 雯 文 Zhou Wenwen 姚 崇 怀 Yao Chonghua 程 秀 萍 Cheng Xiuping 中图分类号 TU986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07)12一O1O5一O3 摘 要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是中国古典园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 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仅具有 效仿学习的典范。人们往往会为它卓越的构思,悠远 丰富的哲学内涵,耐人寻味,还具有超 的意境所深深吸引,而传统园林建筑作为其最重要的 然飘逸的体态,使它越显秀丽多姿,是 组成部分之一,以其轻巧灵动的飞檐、翘角、朱栏融 技术和艺术的完美融合。建筑与其他造 合在叠山理水之间,掩映于树影婆娑之中,与其他要 景要素交相辉映,或主或辅.构成完美 素交相辉映,或主或辅,或明或暗,错落有致,构成 的空间艺术整体,有许多方面值得后人 完美和谐的空间艺术整休。唐代姚合在 《扬州春词》 学习和借鉴。 中就有 “园林多是宅”的论调,可见园林对于建筑的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传统园林建筑哲 依赖性。 学内涵审美特征 从人们脱离了穴居生活以来,建筑在人们的生 活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随着历史的演进,建筑从 图1 荷风四面亭 Abstract TradirionaI Iand scape 单纯的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到更进一步地要满 a rchitectu re is one of the mos十 足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要。于是,建筑除了有实用功 important parts of Chinese classical 能的价值之外,还要具有艺术价值。中国传统园林建 淋漓尽致,姑且不论皇家园林中讲究尊卑秩序、主次 ga rden s.and i十i s a Pe rfec十 筑不仅仅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使它越显厚重深沉, 分明、渗透着强烈伦理等级意义的天子宫城,在与人 in十eg ra十ion of a rt and science 耐人寻味,还具有超然飘逸的体态,使它越显秀丽多 们生活最为接近的民用住宅中,也多以轴线对称和一 with the abundant and十houghtful 姿,为后人学习借鉴。 正两厢的形式而形成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儒家的宗法 PhilosophicaI connota rion and 制度决定了人们生活环境的封闭性和内向性,可见, 1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之哲学内涵 supe r elegant fo rm,十hat made 建筑是人际关系的空间表现模式。 计more attractive.To be main or 《易·系辞》巾说: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 1-2天人合一 seconda ry,_f make s a Pe rfec十 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 《大 space of a rt togethe r with the 壮》。”建筑由最初以避风雨的实用功能,发展到观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虽然与儒家思想立论不 other elements.Therefore i十is worth 乎外在形态的审美意识,经历了漫长的文脉历程。 同,但可作为儒家思想有益的补充。老子学说,主要 Jearning in many aspects. 建筑好似语言一样,记录了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世界 取法于水——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 Key W0 rdS Chfne se c』a s s Ca』 观、历史观以及价值观的变化,在其实际功用的外表 之所恶,故 L于道”,从水的 “柔弱无争”之中悟出 ga rden s,TraditionaI land scape 之下包含的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了刚强的道理,以自己对于广袤大自然的体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