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生态价值.pdf
2007年第6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NO6,2007
第31卷 Vol_31
(总第144期)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General,No144
【学术辑览】
论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生态价值
都 鹃 ,武丕才 、
(1.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 机关,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当前,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
系,显得越来越重要。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自然”这一重要哲学范畴,并深入讨论了人与自然的
关系,他以“道法自然”为哲学逻辑起点,体现了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的早期萌芽,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具有借鉴
意义。
【关键词】老子;道法自然;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22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26(2007)06—0161—02
在老子“道”的哲学体系中,“道”是最高概念,天 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地万物在“道”的意义上是平等的,都是按照自己的状 三,三生万物。”[112o7“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lIP-a 据
态存在。他强调人的自然无为,彰显出人与自然相处的 陈鼓应先生统计,“道”字在《老子》一书中前后出现了
内在的和谐性。老子哲学思想的关注点是从人生哲学拓 70多次,而且老子特别强调“道,可道,非常道。”可见,
展到整个自然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人的生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
命成为一种具有规律性、目的性的存在。在这一系列的 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以“道”为最初本原的有
哲学阐释中包含着的深刻的生态意义,奠定了中国古代 机统一整体,而人是天地中最具有灵性的动物。庄子日:
生态哲学思想的基础,这也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生态环 “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121人与自然都是“天
境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地和气”的结果。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人与万物同源,
一 、 “道”之意蕴 人是天地中的一部分,正如《吕氏春秋》所言:如父母于
道家哲学的核心观念是“道”,在中国古代哲学思 子也,子之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异息。若草莽之有
想中,道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它 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
对中国和世界的思想文化都具有重大影响。道家哲学的 疾痛相救,忧思相感。在道家看来,“道”是最高的哲学
理论基础是由“道”这个观念展开的。“道”是宇宙万物 范畴,它兼具宇宙本原和秩序法则的双重含义。而自然
之本,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是万事万物运动的规 是“道”的本性,是一种不加强制力顺任本性而存在的
律法则,是人们的行动准则。关于“道”,老子从多个方 状态,它所表现的形式即是“道”的最原始本质特征,也
面作了阐释:“有事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 是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法则。任何事物都必须接受这一
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 宇宙法则的制约。人既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么人对
道。”Illm“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 自然的态度理应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构建高职和谐校园的热点和盲点.pdf
- 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pdf
- 论林产品开发策略的运用.pdf
- 论校长对学校管理中“人和“环境建设的影响.pdf
- 论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改革中的实施.pdf
- 论桥梁中的美学.pdf
- 论梁启超的“开民智“和“养新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pdf
- 论检察机关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的关注.pdf
- 论歌剧《魔笛》男主人公塔米诺的二度创作.pdf
- 论歌曲创作与遗产继承.pdf
- Unit4MyFavoriteSubjectSectionA(1a-Pronunciation)(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4NaturalDisastersListeningandSpea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Unit4NaturalDisastersReadingandThin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1).pptx
- Unit4MyFavouriteSubjectSectionApronunciation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4MyFavouriteSubjectSectionB(1a-1d)(教学课件)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Unit4Lesson1课件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4Lesson3课件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Unit4NaturalDisasters词汇笔记清单-高一上学期英语人教版.docx
- Unit4Lesson2课件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Unit4IusedtobeafraidofthedarkSectionAGrammarFocus-4c课件人教版(2012)九年级英语全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