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其他疾病 - 湖南中医药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肛肠科其他疾病 - 湖南中医药大学

肠道菌群失调症 概 论 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或机体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时),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的生理组合,菌种比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病理组合,称为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并不都会引起疾病,只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出现病症,称为菌群失调症。本症发生率约为2%~3%。 可参照中医 “泄泻、类霍乱”辨证论治。 快速涂片革兰阳性杆菌少于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明显增多,以葡萄状球菌占优势呈IIl度菌群失调改变 【预防与调护】 1.合理应用抗生素。对年老体弱、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使用抗生素或者激素时,严格掌握适应证,最好能作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敏感的抗生素。 2.对老、幼及病后体弱者,在用抗生素的同时配合使用乳酸菌素或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及维生素B族或维生素C等,以预防肠道菌群失调。 3.在大手术前,应注意配合全身支持疗法,如加强营养、输血、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服用维生素等。 发病机制 先天性学说 骶尾部髓管囊性残留物学说 骶尾区中央缝畸形发育学说--导致皮肤的包涵物 形成囊肿 类似鸟类尾羽腺结构的退化残迹 获得性学说: 认为窦和囊肿是由于损伤、手术、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疾病。由于毛发长入皮肤和皮下组织使囊肿容易感染,窦道不易愈合。 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铺巾,梭形切口包括全部窦口,最少切除正常皮肤。将囊肿侵犯的组织整块切除,成为底宽口窄的伤口。 (2)冲洗伤口后,将伤口边缘牵近中线,与骶骨筋膜做袢状缝合。 (3)袢状缝距离约2cm。伤口上端和下端做包括骶骨筋膜的褥式缝线。 (4)牵紧袢状缝线两端,使皮肤和肌肉固定于骶骨筋膜并闭合下方死腔,然后将缝线结扎在橡皮胶管上,帮助压迫伤口。 肛 肠 科 其 他 疾 病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肛肠科教研室 杨宗亮 概 论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由于人体有一定的抵抗力,与肠内寄生菌群之间相互适应,细菌和真菌按比例组合,各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在质和量上保持一种生态平衡,这些菌群称为正常菌群。 环境因素 1 疾病因素 2 药物的代谢因素 3 年龄因素 4 胃肠道免疫功能障碍因素 5 病 因 环境因素 (1)饮食环境 研究菌丛代谢活性的结果表明,饮食可使粪便菌丛发生明显改变。研究显示含纤维的低渣饮食,能有效维持肠的结构和功能。食物纤维能减少细茵移位,但不能使屏障功能恢复至正常。 (2)菌丛的变化因素 菌丛组成可因个体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对同一个人来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菌丛组成稳定。每个菌种的生态学地位由宿主的生理状态、细菌间的相互作用和环境的影响所确定。环境变化可造成菌丛的变化,如有些旅游者可能因气候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肠道茵丛失调,俗称水土不服。 医源性因素 抗生素、放射线、免疫抑制剂、激素等使用不当。任何抗生素都可导致结肠菌丛的改变,其取决于药物的抗菌谱及其在肠腔内的浓度。放射线、免疫抑制剂、激素等使用不当,可使机体防御机能受到抑制,造成本病。 疾病因素 恶性肿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炎、肝炎、外伤、烧伤、休克和极度营养不良等重症患者,慢性肉芽肿、无丙种球蛋白症、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综合征、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疾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或防御机能缺陷而致病。 年龄因素 老年人和早产儿易患本病,可能因为老年人和早产儿免疫能力低下有关。 胃肠道免疫功能障碍因素 胃肠道正常免疫功能来自黏膜固有层的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即分泌型IgA,此为胃肠道防止细菌侵入的主要物质。一旦胃肠道黏膜合成单体,或双体IgA,或合成分泌片功能发生障碍,致使胃肠道分泌液中缺乏分型IgA,则可引起小肠内需氧菌与厌氧菌过度繁殖,从而造成菌群失调,引起慢性腹泻。无症状的IgA缺乏者,小肠内菌群亦可过度繁殖。新生儿期菌群失调发生率较高,亦可能与免疫系统发育未成熟或不完善有关。 临 床 分 型 白色念珠菌性肠炎 葡萄球菌性肠炎 产气荚膜杆菌性急性坏死性肠炎 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瘦弱的婴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糖尿病、恶性肿瘤、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 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进行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或慢性病患者。 产气荚膜杆菌所产生的β毒素可引起急性坏死性肠炎。肿瘤、消耗性疾病,以及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情况下易发生感染。 临 床 分 型 绿脓杆菌肠道感染 变形杆菌肠道感染 肺炎杆菌肠道感染 条件致病菌,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