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术领域提升 - 台大化学系
壹、學系現況之自我分析及評估
1.1學系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的前身(臺北帝國大學化學科於年創立,年改名為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年成立化學研究所,招收碩士班研究生。年化學新館(即現址)建築完成後,翌年遷入使用。年國家科學委員會支持臺灣大學、清華大學及中央研究院化學所合作成立化學研究中心,設置於本系。年增設博士班。年國科會成立北部地區貴重儀器使用中心,本系得以購置許多貴重儀器如:單晶繞射儀,核磁共振儀,質譜儀等,研究設備大幅提升。年理學院思亮館興建完成後,普通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及物理化學等共同科目實驗課程遷入思亮館之實驗室;基本實驗教學儀器設備亦得到教育部專案補助而能更新。
化學系之教育目標在培育基礎化學專業人才,跨領域之高科技研究人才及醫學、生科、環保與材料等相關產業所需人力。大學部著重紮實的基礎課程、實驗課程及專題研究,課業與研究訓練並重。研究所的教育在於培育化學專業人才,注重研究與創造能力的養成,將來成為國家社會之化學科技人才的骨幹。化學系的特色在於兼顧教學與研究,並致力使二者成果更上層樓,配合尖端科技時代所需,培育化學相關科技人才,強化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使化學系成為具世界水準之研究型大學的一流系所。
1.2臺大化學系現有助理教授以上師資共3人,專長遍及現代化學之研究領域;包括材料化學、奈米科技、生物科技、合成化學、環境科學、分子學、永續化學、影像技術、有機金屬化學等。2002年發表SCI論文多達篇,為全國化學系之第一位,也是大各系所中每人發表論文平均數的第一位(請參見表)。
化學系每年所爭取到的平均研究經費貳億元,為大各系所中每人平均研究經費的第一位(請參見表)。化學系共獲得個教育部補助的卓越計畫,為全國執行最多卓越計畫的系所。化學系正在執行的全國大型計畫尚有奈米國家型計畫、奈米材料教育與奈米中心的核心儀器計畫等,為全國執行最多國家型計畫之系所。化學系現有師資有9位獲得國科會之特約研究獎,為全國單一系所最多之特約研究員。共有1位系友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或曾任化學系師資的院士有5位,為全國最多院士之系所(請參見表)。化學系列名在1999年天下雜誌調查國內大學學術聲望第一名的臺灣大學的九個系所當中。
表 研究經費
年度 校編預算 國科會計畫 建教計畫 專案補助 圖儀經費 卓越計畫 教改
計畫 合計 89 132,054,400 6,055,000 32,343,000 12,909,974 69,402,000 1,298,400 - 270,474,827 90 9,861,571 75,340,400 5,150,000 16,755,514 26,544,498 76,894,500 2,902,000 - 213,448,483 91 10,479,822 87,695,800 7,391,000 15,711,540 20,311,768 61,261,610 3,531,800 - 206,383,340 92 9,577,660 87,502,800 5,059,000 23,293,080 20,908,313 45,811,770 1,471,500 - 193,624,123 93 10,252,000 85,395,600 7,894,000 20,768,700 21,314,794 30,374,070 2,329,000 - 178,328,164 94 10,386,541 132,043,100 9,529,283 12,780,295 22,155,274 32,409,800 1,540,000 - 220,844,293 95 10,639,126 141,299,000 3,910,200 9,280,000 37,985,623 30,740,000 1,478,000 42,982,000 278,313,949
表 教師獲獎紀錄
歷
年
累
計 中央研究院院士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3 教育部學術獎 國科會特約研究員 9 教育部國家講座 金堆榮譽獎 6 中山學術獎 中國化學會學術獎 傑出人才講座 行政院傑出科技獎 1 第三世界科學院化學獎 中央研究院國家菁英講座主講人 第三世界科學院 1 中央研究院 5 吳大猷紀念獎 2 除中央研究院院士外,皆指在職專任教授所獲榮譽。
1.3未來願景
1. 教學改進計畫
課程規劃將朝清楚劃分大學部基礎化學及研究所高等進階課程邁進。大學部課程除加強各必修的基礎課程外,選修課程將適當安排進階課程,增加化學材料及化學生物相關領域課程,積極鼓勵學生修習專業學程如奈米科技,生化科技學程以及專題實驗等。在跨領域研究的大前提下,研究所考量增設材料及生物化學兩組,甚至可考量打散現行分組建置,俾使課程更多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