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讲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湖泊湿地 泛指以人为利用为目的而建成或改造的湿地,包括:稻田、盐田、水产养殖场、污水湿地处理系统、水库及沟渠等。 以稻田湿地为例: 生物产量高于相似的自然湿地和旱地农田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繁多:按生物学特性和人类关系不同可分为农作物、杂草类、浮游植物类,此外还有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微生物等。 三、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 人造湿地净化水质 1、湿地种植模式 技术原理 湿地种植应按照水生经济植物的生态习性与湿地环境相一致的原则,从恢复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拓宽生态位、发挥湿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等方面去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 可利用性: 食品蔬菜类、药品类、轻工业类、手工业类、花卉类、饲料类、外贸商品类、环保类绿肥类、种质资源类。 三、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 1、湿地种植模式 A 传统湿地农业模式: 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盆碟式地貌的湿地区域,确定藕—稻、鱼—菱、鱼—藕、鱼—莲共生的开发模式。 湿地秧藕稻种植模式 湿地生态系统鱼--藕、鱼--莲共生模式 湿地农业生态莲园模式 三、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 1、湿地种植模式 B 集约化湿地生态农业生产基地模式: 以观光及产业化为核心,以芦苇、莲、芡实、慈姑等水生经济植物为主体的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如:太湖、洪湖、江苏高邮湖等。 C 湿地蔬菜与作物种植模式: 莼菜种植、莲的种植、芡实种植、菱和菰的种植。 1、湿地种植模式 D水生/湿生净污植物种植模式: 睡莲的种植、芦苇的种植。 E水生/湿生植物系统恢复模式: 为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需要恢复或重建一个完整的湿地水域景观。 2、湿地降解污染物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类型: 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潮汐潜流人工湿地 三、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 2、湿地降解污染物 A 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处理机理: 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经过湿地的沉淀、过滤,可被微生物利用;可溶性有机物则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除去。 B 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机理: 对氮的去除主要靠微生物的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三、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 2、湿地降解污染物 C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机理: 对磷的去除是通过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积累及湿地床的物理化学等多方面共同完成的。 D人工湿地对硫的去除机理: 对硫的去除主要靠微生物的分解及植物的吸收。 E人工湿地对重金属的去除机理: 重金属在湿地系统流动过程中,产生深沉截取、过滤、络合、吸附作用而去除。 三、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 2、湿地降解污染物 C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机理: 对磷的去除是通过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积累及湿地床的物理化学等多方面共同完成的。 D人工湿地对硫的去除机理: 对硫的去除主要靠微生物的分解及植物的吸收。 E人工湿地对重金属的去除机理: 重金属在湿地系统流动过程中,产生深沉截取、过滤、络合、吸附作用而去除。 三、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 3、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构成 污水湿地处理系统: 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经常处于饱和状态,生长有芦苇、香蒲、灯芯草等水生植物的土地上,污水在耐水植物和土壤的联合作用下得到净化的一种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以净化水质为目的的人工湿地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具有透水性的基质、好氧和厌氧微生物、水生植物、无脊椎或脊椎动物、水体。 三、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 4、污染物湿地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示例 活水公园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活水公园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净水工艺流程图 (1)府南河环境教育馆 府南河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岷江的一段,属于长江水系。上游治污是下游治污的前提。府南河公园的污水处理系统呈现在人们眼前,并在此地设环教馆,让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 (2)鱼眼-厌氧沉淀池 A、沉淀池让污水中较重悬浮物沉积池底,从排泥馆排出; B、较轻悬浮物浮于水面,由人工收集处理; C、池中厌氧微生物分解污水部分有机物成不溶于水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排入大气; D、池水经配水装置,通过导虹吸管,分两股注入净水塘。 鱼眼-厌氧沉淀池 (3)植物净化塘 植物净水系统由六十个植物塘及十二个植物床组成。来水经过沉淀吸附、微生物分解及氧化还原作用,成为促进植物生长的水源与养分,使污水无害化。 植物净水塘示意图 (3)鱼塘 污水经过净化,曝氧,达到国家GB3838-88III类水质标准,流进卵石围砌的680平方米鱼塘。中国金鱼与日本锦鲤嬉游其中,供游人观赏,流水雕塑成为两套曝气充氧回流设施,既增加流水活力,又富观赏性。 (4)阶梯式河堤 阶梯式河堤,可使游人直接亲近母亲河,又可使河中的两栖动物往返于河、岸之间。 (5)儿童戏水池 鱼类监测,确保水质的前提下,儿童可戏水亲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