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氨基酸的代谢控制与发酵.ppt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 氨基酸的代谢控制与发酵

第八章 氨基酸的 代谢控制与发酵 授课教师:张 侠 E-mail:zhangxia79@yeah.net 第一节 概述 大约20种氨基酸构成了数目庞大的各种肽类和蛋白质。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它们分别是L-赖氨酸、L-苏氨酸、L-异亮氨酸、L-蛋氨酸、L-苯丙氨酸、L-色氨酸、L-亮氨酸和L-缬氨酸。 一、氨基酸的应用与市场 氨基酸的应用是基于它们的营养价值、风味、生理活性和化学特性。 主要应用领域是食品、饲料、化妆品、医药,也用作化学工业的中间体。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氨基酸市场为40-50亿美元,其中35%用于食品、50%用于饲料和15%用于医药和化妆品。 1、食品领域 氨基酸大多无味,但它们是自然芳香的前体。 谷氨酸钠(味精)是所有氨基酸中最大生产品种,全世界年产量达100万吨(中国大陆约为60万吨)。 二肽和寡肽大多具有苦味,但二肽L-门冬氨酰-L-苯丙氨酸甲酯(Aspartame,阿斯巴甜)是个例外,它比蔗糖甜150-200倍,现已广泛作为人造甜味剂,应用于低热量的饮料等。目前,阿斯巴甜的世界年产量已超过2万吨。 2、饲料领域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半数对于动物(如猪和家禽)来说是必需的。 蛋氨酸和赖氨酸的全世界年产量分别为35万吨和40万吨。 近年来,由于发酵水平的提高,苏氨酸成功地进入饲料市场,估计全世界年产量已达1.5万吨。 L-色氨酸也是一种限制性氨基酸,尤其在以玉米为基础的饲料中。但由于生产成本较高,目前L-色氨酸的世界年产量仅500吨(日本400吨),因此还不能广泛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3、医药领域 L-氨基酸输液是术前和术后的营养治疗剂。 标准氨基酸输液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2种半必需氨基酸(L-精氨酸和L-组氨酸),以及几种非必需氨基酸,通常包括甘氨酸、L-丙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和L-谷氨酸。 L-门冬氨酸钾镁常用于消除疲劳和治疗心力衰竭和肝脏疾病。 4、工业领域 谷氨酸制成的聚谷氨酸树脂具有天然皮革性能,因此可用于制造人造皮革和涂料。谷氨酸还可以制造人造纤维。 甘氨酸、半胱氨酸、丙氨酸等可用于制造表面活性剂、缓冲剂和抗氧化剂。 二、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蛋白质水解法:早期味精生产、复合氨基酸 化学合成法:DL-蛋氨酸,甘氨酸,DL-丙氨酸 微生物发酵法 1956年,木下竹郎(Kinoshita)首次报道分离出谷氨酸产生菌;次年发酵法工业化生产谷氨酸首先在日本问世,继而迅速掀起一股氨基酸发酵研究的热潮。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目前几乎所有氨基酸都能用微生物法生产(胱氨酸和半胱氨酸除外)。 氨基酸发酵属于典型的代谢控制发酵,这是由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受到严格的反馈调节。 要进行氨基酸发酵,就必须采取某些人为的手段以打破微生物的反馈调节机制,从而大量积累目的氨基酸。 采用微生物法生产氨基酸的情况如下: 1)使用野生型细菌生产氨基酸(L-谷氨酸、 L-丙氨酸等); 2)使用突变株生产氨基酸(L-赖氨酸、L-苏氨酸、L-缬氨酸、L-精氨酸、L-瓜氨酸、L-鸟氨酸、L-高丝氨酸、L-色氨酸、L-苯丙氨酸、L-酪氨酸、L-组氨酸等); 3)使用添加前体的方法生产氨基酸(如用邻氨基苯甲酸生产L-色氨酸;甘氨酸生产L-丝氨酸等); 4)使用酶法生产氨基酸(利用微生物细胞或微生物产生的酶来制造氨基酸,如以延胡索酸和铵盐为原料,经天冬氨酸酶催化生产L-天冬氨酸); 5)应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代谢工程方法育成的菌株,进行发酵生产(L-羟脯氨酸)。 氨基酸本身的合成在不同生物体中,有较大的差异,但是许多氨基酸的合成途径在不同生物体中也有共同之处。 按照起始物可将氨基酸的合成分成几个家族: ㈠ 谷氨酸族(α-酮戊二酸族) 包括:谷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赖氨酸 和脯氨酸; ㈡ 丙酮酸族 包括: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 ㈢ 天冬氨酸族(草酰乙酸族) 包括: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苏氨酸和异亮氨酸; ㈣ 磷酸甘油酸族 包括:甘氨酸、丝氨酸和半胱氨酸; ㈤ 芳香族 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另外,组氨酸的合成为单独的一条途径。 第二节 谷氨酸发酵的代谢控制育种 1957年日本率先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谷氨酸,被誉为现代发酵工业的重大创举,使发酵工业进行代谢控制发酵的阶段。 目前全国有近50家工厂生产味精,年产量约为60万吨,居世界首位。 一、谷氨酸的生物合成与发酵生产 (1)糖酵解途径 (EMP) (2)磷酸已糖途径 (HMP) (3)三羧酸循环(TCA) (4)乙醛酸循环 (DCA) (5)二氧化碳固定反应 (6)α-KGA的还原氨基化反应 ㈡ 谷氨酸glutamic acid合成的内在因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