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九章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fic immunity)是动物生来就具有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一种免疫功能。也称为天然免疫。 它只能识别自身与非自身,对异物无特异性区别作用,因此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具有遗传性,是机体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础。 非特异免疫是机体对所有病原微生物都有的一定程度的抵抗力,没有特殊的选择。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主要由宿主的屏障结构、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抗菌物质和炎症反应性所组成。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外部屏障:皮肤和粘膜 屏障作用 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 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吞噬细胞(粒细胞等) 细胞和 体液作用 体液:补体、溶菌酶等 第一节 机体的屏障 机体的屏障分为外部屏障和内部屏障。 (一)外部屏障 动物机体的表面是抵抗病原体和异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包括甲壳、鳞片、皮肤、口腔、鼻腔、眼结膜、气管、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组织器官的黏膜组织。 物理屏障作用 分泌物的化学屏障作用 正常菌群的微生物屏障作用 被囊类 蠕虫的免疫 人的非特异免疫 (二)内部屏障 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血管及其血管内壁上的巨噬细胞组成。 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此屏障可防止母体内病原微生物进入胚体内,以保护胎儿免受感染,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第二节 参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 (一)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种类 (二)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功能 (一)非特异性免疫细胞的种类 参与机体非特异免疫的细胞根据其形态结构、组织分布、功能特点分为以下几类: 吞噬细胞(phagocyte)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C)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M细胞(membranouscell) 1.吞噬细胞 根据吞噬细胞的形态、吞噬功能与分布不同,吞噬细胞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一类是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包括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 (1)巨噬细胞(macrophage) 有些是固定的巨噬细胞,有些是游走的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寿命较长,在且织中可存活数月。 固定的巨噬细胞可因所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际 单核细胞上的表面分子 树突细胞 血液单核吞噬细胞 (2)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 是存在于血循环中的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寿命短暂,在血循环中仅存活数小时,但其更新迅速,是血液中数量最大的白细胞。胞浆中含有许多溶酶体颗粒,其中含有溶菌酶、弹性蛋白酶、磷酸酶、脂酶、髓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阳离子蛋白如吞噬素和白细胞素等,它们在杀菌、溶菌和消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感染发生时,中性粒细胞可迅速从血管内移出,是最早被招募到感染部位的吞噬细胞。它们具有强大的非特异性吞噬杀菌能力,在机体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2.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C) NK细胞是一类不需特异性抗体参与或不用靶细胞上MHC I类分子表达即可杀伤靶细胞的淋巴细胞。 NK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天然杀伤作用不依赖抗体,无MHC限制性,除可杀伤肿瘤细胞外,还可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较大的病原体(如真菌和寄生虫)、自身的某些组织细胞、同种异体移植物组织细胞等。 3.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嗜酸性粒细胞的胞浆内有许多嗜酸性颗粒,其生命周期短,半衰期为6~10个h,组织中的细胞数比血流中多10倍,结缔组织中可存活数天。 嗜酸性粒细胞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同时释放出一些酶类,如组胺酶、芳香硫酸酯酶B和磷脂酶D等,具有IgEFc受体,内含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植树造林监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范文.docx
- 火力发电厂660MW机组新建工程主体工程精细化管理及控制措施.pptx VIP
- 猪肉加工介绍.ppt VIP
- 2023年贵州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 VIP
- 调色师:达芬奇视频剪辑调色从入门到精通(下篇,共上中下3篇).pptx VIP
- 电池箱设计及安规要求.pdf VIP
- DG_TJ08-2062-2025 住宅工程套内质量验收标准.pdf VIP
-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5届高三年级入学素质测试 物理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在线网课《管理思想史》单元考核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