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品德心理与发展
第二章 品德心理与发展 一、品德心理发展概述 二、品德发展的主要理论 三、儿童品德发展过程 一、品德心理发展概述 (一)品德的涵义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 它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和一贯的心理特征 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品德和道德在概念的内涵上具有很多重叠与交叉的内容;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道德影响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品德与道德所属范畴不同(个体意识形态范畴、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定义 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品德心理结构的要素;二是品德心理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和顺序。 2、品德的心理要素 四要素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对不对 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产生情、意、行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基础。 人们常说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就是这个道理 道德情感—愿不愿意 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在感知、理解、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正义感、热爱感、崇敬感、欣赏感—激励作用 消极的情绪体验:泄气感、嫉妒感、厌恶感—阻碍作用 道德哲学家休漠说:人的言语和行为常常不是由理性决定的,而是由情感决定的。 道德意志—能不能坚持 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对小学生来说,意志力较薄弱、自制能力差,通常较容易在外界的诱惑下产生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因此从小就要注意意志的锻炼。 道德行为—做不做 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一个人的品德最终都是通过行为表现的。 人的行为三层次 3、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唯知派和行为派 四大要素各有特点,但又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不能割裂开来。一般来说,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深化和交融结果产生道德动机,道德动机驱动人以道德意志来实现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 只对其中某一要素施加影响,这是不可能有德育实效的。 二、品德发展的主要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一)潜意识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三)人格发展理论 (四)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潜意识理论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意识: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 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存储近期经历的内容,处于注意范围之外的意识成分。 无意识(或潜意识 ):指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但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 响极大。 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者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 冰山理论:意识、前意识(检查者,在本能朝向意识的道路上建筑了防御线)、潜意识(生物本能,慾望的储藏库) 前意识与意识之间有界限却可逾越,因而前意识之中的内容与意识之中的内容的相互转换非常容易。但是,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入意识中来则非常困难。 无意识心理是不能轻易就回忆起来并到达意识领域的,但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手的患者。 (二)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构成的三个层面: 本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它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的。 遵循“快乐原则”。(代表不受控制的生物驱力) 自我: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和自我并与现实打交道的理性思维) 超我: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遵循“道德原则”。(社会良心之声) 本我:在新生儿阶段,个体只有本我。主要由无意识的本能和攻击本能组成,其核心是即时性的 个人满足,主要通过反射作用和愿望满足来满足肉体需要。 自我:在个体生命的头两年中逐渐分离出自我 理智的栖息地、调节本能与环境的关係、控制意识与感官的运作,依循现实原则。 超我:大约发生在5岁时,抑制本能的冲动、依循父母、社会等道德原则与标准。道德是通过超我的发展而获得的,就是说儿童是借助于父母、教师等力量,通过纳入机制将社会伦理规范加以内化而形成道德的。 人格结构内部的动力过程导致外显行为 (三)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发展五阶段: 口腔期(0—1岁左右) 肛门期(1—3岁左右) 性蕾期(3—6岁左右) 潜伏期(6—12岁左右) 青春期(12—18岁左右) 1、口腔期(0—1岁左右) 口腔期欲望若未能满足(如早期断乳),成人就会有过度口腔需求现象,如过度的贪吃、抽烟、喝酒、说话;若未满足咬的欲望,成人则会有过度口腔侵略行为,如批评、讽刺行为。 2、肛门期(1—3岁左右) 在父母训练孩子排便时,孩子往往和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十八章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ppt
- 第二十四讲 作图分析法解决问题.ppt
- 第九课第一框《处处有竞争》课件.ppt
- 窗前的气球.doc
- 第二十讲 最大和最小问题.ppt
- 突破重点 力求实效2.doc
- 第二十章 罗峰,死罪!.ppt
- 第九章非特异性免疫应答.ppt
- 第二十章、电与磁.ppt
- 第二十课 信息安全.ppt
-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docx
- 第九讲第一节电路.docx
- Unit1CulturalHeritageReadingandThin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04】.pptx
- 考点06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原卷版).docx
- 专题2.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学生版).docx
- 湖南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联考化学试题.docx
-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检测题高二下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2.docx
- 七下历史第2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01讲核心.docx
-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政治.docx
- 专题6浮力(1)压轴培优专题训练(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