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的牛》教案
《中国的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理解课文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国牛的品质的写作手法。勾勒出作者笔下的中国牛的形象。
2.能力目标
??? 能够通过本文和《白鹭》的学习,运用对比手法来描绘、刻画一个具体的事物。
3.情感目标
???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赞赏中国牛的品质,进一步树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吃苦耐劳的思想意识。
?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的重点在于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鲁迅有句名言,谓自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责,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称赞无私奉献者,谓其“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从中可见牛的品质之一斑。
二.请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你印象中的牛。
??? (学生发言)
例如:勤勤恳恳 踏踏实实 忠厚 老实 力大如牛
三.欣赏课文朗诵,思考:作者笔下的中国的牛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中国的牛礼让、厚道、朴实、勤勉。
四.课文总体分析
作者通过对比手法来表现中国牛的优秀的品质。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对比来刻画中国牛的形象的?
(一)1-4 田垄相遇,人牛对比。
(二)5-8 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的对比。
(三)9-11 中国的牛和外国的牛的对比。
五.细读课文,分析讲解
第一部分
1.“尊敬”
作者的尊敬之情,源自一次人牛相遇的经历。
2.齐读第3段,完成表格(多媒体)
人牛相遇
时间
地点
对象
形势 偶尔相遇的瞬间
容不下人与牛同过的田垄
相互陌生,无法勾通的人与牲畜
人畜对峙,终有一方需让路 人的想法
盘算着是否斗得过牛 牛的做法
“稍迟疑了一下”就“自动”让路了 ?
在这场人畜相遇的小插曲中,牛表现出了高尚的品格。当文明的人在盘算着如何去“斗”时,牛却礼让在先,这使得一场力量的挑战变成了道德的较量。牛给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力量的挑战?道德的较量g中国牛先人后己的礼让精神
i
“呆g恩惠”g敬佩之情
这次经历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我凝视着牛群在路的尽头消失,就像一幅画凝固在脑海。这也促使我重新去认识观察中国的牛,从结构上引出下文。
?
第二部分
1.朗诵5-8段,找出描写中国牛的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多媒体)
?
?
?
工
作
?
? 晨光 终日
烈日
重犁 石磨
不计程的路
一步又一步
沉默 写出了中国牛的工作时间长
工作环境差
肩负的工作重
?
工作态度踏实、勤勉
? 生活所需 吃几口嫩草
摇几下尾巴
i
中国牛付出多、享受少的品质
?
第三部分
1.齐读9-11段,完成表格
?
?
外国的牛
? 印度神牛
荷兰乳牛
日本肉牛
西班牙斗牛 闲荡
无事可做,悠闲等死
?
狂暴斗争 ?
中国的牛 永远沉沉实实
默默地工作
平心静气
i
中国的牛平静、朴实而又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作者眼中,印度牛、荷兰牛、日本牛、西班牙牛都是不可取的。一连三个“不像”,作者的褒贬态度十分鲜明,对中国牛的品质给予了高度赞扬。
?
六.课文小结
1.思想意义
? ??本文的作者用她细腻的情感,通过对中国牛的赞美,含蓄而深情地赞颂了中国人的优秀品质。
2.语言精练,层次清楚
3.全文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来凸现中国牛的优秀品质。
?
补充资料
小思,原名卢玮銮。1939年在香港出生,广东番禺县人。1964年在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毕业。
在大学期间,小思深受哲学大师唐君毅老师的影响,除了对中国文化及儒家思想产生浓厚的兴趣,更立志要成为一名老师,承担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小思曾任教多所中学以及香港大学中文系,现任职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
教学之余,小思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研究工作。她对事物观察细致入微,大如家国大事,小至一只飞蛾,她都有所深思,有所动情,发而为文,感人至深。
教后记
这篇课文采用了多媒体,在教学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上做得比较好。就是在上课伊始,思路有些混乱。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