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公开课课程:第十六章 平肝息风药.docVIP

中药学公开课课程:第十六章 平肝息风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六章 平肝息风药 【学习要求】 1.掌握平肝潜阳药、息风止痉药的含义、功效、主治,熟悉配伍应用和使用注意。 2.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天麻、钩藤、地龙、全蝎、蜈蚣的性能、功效与应用、特殊用法和使用注意。 3.了解其它平肝、息风药的功效特点。 凡以平定肝阳,息灭内风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本章药物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及镇静安神等作用。主要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证。其主要表现有眩晕头痛,抽搐震颤,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病变主要在肝经,故本章药物主归肝经。其药性多偏寒凉。多为介类、昆虫等动物药及矿物药。本章药物因功效主治之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平肝阳为主要作用,称平肝潜阳药;另一类以息肝风为主要作用,称息风止痉药。 应用平肝息风药时,须根据病因、病机及兼证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配伍。如用治肝阳上亢证,多配伍滋养肾阴的药物,益阴以制阳,用治肝阳化风之肝风内动,应将息风止痉药与平肝潜阳药物并用;热极生风之肝风内动,当配伍清热泻火药物;阴血亏虚之肝风内动,当配伍补养阴血药物。兼窍闭神昏者,当配伍开窍醒神药物;兼失眠多梦、心神不宁者,当配伍安神药物;兼痰邪者,当配伍祛痰药;肝火盛者,又当配伍清泻肝火药物等。 本类药物大多偏寒凉,对脾虚慢惊,则非所宜;个别性偏温燥的,血虚阴亏者,又当慎用。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凡能平抑肝阳,主要用治肝阳上亢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潜阳药,或称平抑肝阳药,简称平肝药。 本类药物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具有平抑肝阳之功效,以及清肝热、安心神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亦可见头重足轻、腰膝酸软等下虚之症;或伴见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症。 本类药还常与息风止痉药配伍,治疗肝风内动痉挛抽搐;与安神药配伍,治疗浮阳上扰之烦躁不眠。 石决明 《名医别录》 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石决明) 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皱纹盘鲍(毛底石决明) H.discus hannai Ino、羊鲍H.ovina Gmelin、澳洲鲍H.ruber(Leach)、耳鲍H.asinina Linnaeus或白鲍H.laevigata(Donovan)的贝壳。生用或煅用。 ...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镑成薄片、锉末或磨汁用。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与应用】 1.清肝息风,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羚羊角主入肝经,有较强的清肝热、息肝风作用。为治疗惊风、癫痫、中风等肢体痉挛抽搐之要药。因其性寒,清热力强,故尤宜于火热炽盛,热极生风之证。如治温热病热邪炽盛,热极动风之高热神昏,痉厥抽搐者,常与钩藤、菊花、白芍药等配伍,即羚角钩藤汤。用治癫痫、惊悸,可与钩藤、天竺黄、郁金、朱砂等同用。 2.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本品亦有显著的平肝阳作用,可与石决明、牡蛎、天麻等平肝潜阳药物同用。 3.清肝明目,用于肝火上炎,目赤头痛。肝开窍于目,肝经火盛,上攻眼目,则致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等症。本品入肝经,善于清泻肝火,故宜治肝火上炎之症。常与龙胆草、决明子、黄芩等配伍,如羚羊角散。 4.清热解毒,用于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本品入心、肝二经,气血两清,有清热泻火、解毒化斑之效。用治热病神昏、壮热、躁狂、抽搐等症,常与石膏、寒水石等配伍,如紫雪丹。用治热毒发斑,每以本品配入白虎汤中取效。 【用法用量】煎服,1~3g。单煎2小时以上,取汁服。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现代研究】本品含磷酸钙、角蛋白及不溶性无机盐等。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解热、镇痛、抗惊厥作用,能增强动物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煎剂或醇提取液,小剂量使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加强,中等剂量可致心传导阻滞,大剂量则引起心率减慢、振幅减小,最后心跳停止。 钩藤 《名医别录》 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大叶钩藤U.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U.hirsuta Havil.、华钩藤U. sinensis (Oliv.)Havil.或无柄果钩藤U.sessilifructus Roxb.的带钩茎枝。以嫩枝切段入药。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效与应用】 1.息风止痉,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钩藤甘而微寒,入肝,息风止痉作用和缓,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亦多用于小儿。如用治小儿惊风壮热神昏、牙关紧闭、手足抽搐等症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