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泰和重宝”折十大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泰和重宝”折十大钱.doc

金“泰和重宝”折十大钱   在中国古泉史上,有四位皇帝在位时所铸的古钱极其精美,被历代“泉界”和“大家”赞为铸泉“四绝”。第一是汉朝王莽钱币,第二是北周武帝钱币,第三是北宋徽宗钱币,第四是金代章宗钱币。而金代钱币要属章宗完颜景时铸造的篆书“泰和重宝”当十钱最具代表性。“泰和重宝”用料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面文“泰和重宝”四字为玉箸篆(玉筋篆),直读,系当时的文学、书法大家金朝翰林党怀英所书,其字精纯典雅,美不胜收。笔画线条丰满匀称,字体纤细如削,被泉界誉为中国古泉钱文书法“四绝之一”。党怀英不但能文,且书法功力很深,所以钱文、字体精纯,典雅美伦。由于党怀英被视为汉人中最早投金的文人,并成了金代第一个汉人状元,但其文字墨宝传世较少,除该钱文外,现存于山东孔庙大殿前的“杏林”篆书大字石碑是其少数存世书法。目前,存世的“泰和重宝”数量尚多,篆书笔画有肥瘦之分,钱型有大小之别,有大样、小样及阔缘、窄缘、厚板、薄版等多种版式版别。   现将笔者收藏的“泰和重宝”钱币介绍与此,以供同道欣赏。   (一)合背版:此类钱市场上已经不多见   图1:钱径43.3mm、厚2.5mm、重21.2g。双面钱文,正反面背逆180°。钱径虽小,然铜质精良,质密度高,所以重量相对不轻,较少见之品。   (二)厚板:此类钱市场虽较多见,然品相极佳者多被藏家所拥,少有示人   图2:钱径45.3mm、厚3.8mm、重18.8g。制作精良,笔画线条丰满匀称,字体纤细,字口深峻,地张平坦,钱缘较厚:大有“样钱”风范。笔者认为该品最低属初铸之品,实属少见。   图3:钱径45.2mm、厚3.5mm、重17.6g。生坑好品,红斑绿锈,阔缘。   图4:钱径45.2mm、厚3.2mm、重18g。生坑好品,绿锈生根,阔缘。   图5:钱径45.7mm、厚3.5mm、重17.7g。生坑好品,绿锈生根:阔缘。   图6:钱径45.2mm、厚3.2mm、重18.6g。生坑好品,红斑绿锈,阔缘。   图7:钱径45mm、厚2.9mm、重16.2g。生坑好品,黑漆古包浆。   (三)薄板:此类钱币品相大多不精,然市场上所见却比厚板者稍少   图8:钱径46.5mm、厚2.1mm、重16.02g。细缘,流通痕迹明显,字口不如厚板者深峻,钱缘及穿缘也稍浅。   图9:钱径44.5mm、厚2.1mm、重16.5g。细缘,流通痕迹明显,字口不如厚板者深峻。   图10:钱径44.5mm,厚度2mm、重17.1g。阔缘,黑漆古包浆,笔画较粗,品相上乘,薄板有如此品相者实属少见。   图11:钱径44.0mm,厚度1.6mm、重13.2g。流通磨损痕迹明显,细缘,钱体轻薄,字口较浅,钱缘及穿缘更浅。   (四)小样   图12:钱径42.1mm、厚2.5mm、重18g。一般小样钱径为43mm,而该品仅为42.1mm,字体也明显为小,属“特小样”,笔者查阅资料未见到如此“袖珍”的“泰和重宝”钱币报道,属极少见之品。    “泰和重宝”就钱文而言,“泰和”寓意吉祥幸福、安泰和顺、是国泰民安的象征,人们用来寄托良好的祝愿。   金朝钱币以精整著称,铸钱技术水平很高。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铸大钱十直一,篆文曰泰和重宝与钞同行”。 章宗时期纸币贬值,酿成通货膨胀,于是他便下令搜罗民间铜器,铸造这种大钱来缓和钱钞的矛盾,促进商品流通。此钱郭细肉深,篆如玉箸。彭信威教授曾说:它比后代的机制钱还要整齐;也有人认为:至于美品古钱,当首推金代的篆书“泰和重宝”折十大钱,“泰和重宝”篆书钱为唐代以来篆文钱中之“极品”。本人认为:“泰和重宝”其做工之精湛可与近代机制钱媲美,故虽传世较丰,仍深受藏家喜爱,成为古泉爱好者追逐的热门品种,“钱途”无量。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