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doc

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Research Statu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los Lonicerae   Zhu Shuying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Jinan 250109,China)      摘要: 本文对金银花中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黄酮类、有机酸、三萜类、环烯醚萜类等。   Abstract: The research actuality of flos Loniceraes chemical component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Flavone, Organic acid, Triterpenoid, Iridoid.   关键词: 金银花 化学成分   Key words: flos lonicerae;chemical constituents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284-02   0引言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1],金银花即忍冬花,为中医常用药。其名始见于《本草纲目》忍冬条下。忍冬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金银花植物来源复杂,在中国分布广泛。   多年来,学者们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不断的深入,除挥发油、有机酸、黄酮类、皂苷类等化学成分外,近年来亦有许多诸如环烯醚萜类等新的实验研究报道,本文就近年来关于金银花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综述如下。   1挥发油   挥发油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之一,其化学成分复杂。王国亮等从河南栽培的金银花干花蕾挥发油中鉴定出27个成分,多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金银花鲜花挥发油多为不饱和萜烯类成分,且芳樟醇的含量较高[2]。李会军、张重义[3]等从金银花中共分离鉴定了36种成分。侯冬岩、回瑞华[4]等人报道了用蒸馏萃取法萃取金银花中挥发性物质,用GC/MS法从金银花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50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到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中主要成分为酸类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59.76%,其次为酮类化合物占15.58%,醇类化合物占12.85%,萜类化合物占1.57%,萜类氧化物占1.32%,醛类化合物占1.74%,烷烃化合物占7.18%,共占金银花中挥发油总量的98.44%。   2黄酮类   黄雄、李松林[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不同金银花中的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是芦丁、金丝桃苷、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苷、忍冬苷、苜蓿苷、金圣草素-7-o-陈皮糖苷、苜蓿苷-7-o-新陈皮糖苷、槲皮素。   截止到2004年初,已从金银花分离得到30多个黄酮类化合物[8,9]。这些化合物分别是: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neohesperidoside、木犀草素-7-o-a-D-龙胆二糖苷、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a-L-鼠李糖苷、3-甲氧基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金丝桃苷、紫堇黄酮(corymbosin,即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忍冬苷(lonicerin)、大波斯菊苷(cosmosiin,即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芹菜素-7-o-芸香糖苷、芹菜素-7-o-樱草糖苷、芹菜素-7-o-a-L-吡喃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野漆树苷(rhoifolin)、芹菜素-7-o-龙胆二糖苷、芹菜素-7-o-槐糖苷、海南大风子素(hydnocarpin)、黄芪苷(stragalin)、异槲皮苷、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金圣草黄素(chrysoeriol)、圣草酚-7-o-葡萄糖苷、implexaflavone、madreselvinA和B、ochnaflavone、ochnaflavone-4’-o-methylether。   3三萜及三萜皂苷类   截至2003年已经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30多个三萜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11,12],具体如下: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aolic acid)、loniera A、 lonicera B、常春藤皂苷元-3-o-a-L-阿拉伯糖苷、3-o-β-L-吡喃葡萄糖基-(1→2)-a-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3-o-a-L-吡喃阿拉伯糖基-(1→2)-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