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郁达夫“一己的体验”在《沉沦》中的体现.doc
郁达夫“一己的体验”在《沉沦》中的体现
摘 要: 郁达夫强调作家“一己的体验”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其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自叙传式的作品《沉沦》至今仍影响深远。本文结合郁达夫的文学创作理念,分析其个性心理、性格、气质、思想等方面的成因及其在《沉沦》中的体现,以使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关键词: 郁达夫 “一己的体验” 《沉沦》
郁达夫认为,一个作家的养成,在于其“强的个性”和“修养”,[1]而这个修养“就是他一己的体验”。[2]以郁达夫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创作为经纬,我们不难看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最大限度地认证和体现了自己所提出的“一己的体验”的艺术观念。他在作品中注重个人感受的抒写、心理情绪的渲染与情感状态的描摹,这些都是由他对自己内心的专注而生发出来的,是他将自身经历与一己体验以最强烈的感情色彩予以艺术渲染和扩张的结果。诚如他自己所言:“至于我对于创作的态度,说出来,或者人家要笑我,我觉得‘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一句话,是千真万真的。”[3]这样的创作理念使得郁达夫的作品呈现出浓重的自叙传色彩的倾向性特征,从而也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创作潮流。纵观郁达夫的作品,较能体现其“一己的体验”的,则是《沉沦》。
1921年,《沉沦》出版,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留学东瀛的中国青年。“他”身世飘零,精神感伤,愤世嫉俗,敏感自卑。“他”强烈地要求个性解放,渴求真挚的友谊和纯洁的情感,渴望得到身心的自由。“他”担忧因为是“弱国子民”在异国他乡备受轻侮和嘲弄,不见容于周围的环境,向往自由却又无力自拔,怀着“同兔儿似的小胆,同猿猴似的淫心”[4],禁不住日渐沉沦。内心的极端痛苦和情与欲的强烈要求,都只能以病态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只有以死亡来撞击自己病态的灵魂,溺海自杀。在《沉沦》中,郁达夫将自己的出身背景、个人经历、家乡的山水景色几乎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人物的叙述交代也是从实道来:携他赴日留学考察司法、不久又与之反目的长兄,“军人习气颇深,挥金如土,专喜结交少侠”的二兄,在他三岁就去世的父亲,甚至长嫂新生的女儿……可以说,郁达夫记忆中二十多年来的重要经历都被他一一移入小说登台亮相。我们在此并非要讨论小说中所选的题材与作家的生活究竟如何相似或相同,因为郁达夫写小说的目的并非为自己立传,而是想“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内心的苦闷就对了”。[5]本文力图通过《沉沦》来了解作家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性格特质,以及其独异而充满魅力的精神世界,是体现在作品中的作家“一己的体验”。
一、孤独之美
郁达夫出身于十九世纪末一个破落的乡绅家庭,三岁时父亲因劳累病逝,孤儿寡母的家庭情况使他稚弱的童心蒙上一种难以言表的破碎感,而“两位哥哥,因为年纪和我差的太远,早就上离家很远的书塾去念书了,所以没有一道玩的可能”,[6]这种缺乏玩伴的童年,又使得他儿时的回忆“尽是些空洞”。[7]还有书香世家的传统对他的管束,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作家个性心理的形成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孤独的因子在这孤独的童年里滋长。郁达夫在《自传》中描述自己的童年形象:“这相貌清瘦的孩子,既不下来和其他的同年辈的小孩们去玩,也不愿意说话似地只沉默着看在远处……这小孩……回转了头,仰起来向他露了一脸很悲凉很寂寞的苦笑。”[8]这就是郁达夫孤独童年的真实写照,这种孤寂生活与孤僻的性格,延伸至他的青少年的读书生活。在书塾时他的少年的个性被压抑的越来越沉默孤僻了,而离家求学阶段,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对一个自幼习惯于独处、性格内向的乡下少年来说,并没有促使他心灵的开放,却令他更趋敏感、孤独。1913年东渡扶桑留学,初到岛国的去国离乡之悲、作为弱国子民所受的侮辱和欺凌、对爱情的追求而不果,则让他的孤独愈演愈烈。种种生活的感受形成了作家内心鲜明的心理情感特征――孤独意识。《沉沦》中最为显露地体现了作家的孤独意识。开篇第一句:“他近来觉得孤冷的可怜。”为主人公“他”的性格予以定格,他是一个内心孤寂的青年,甚至有时会“孤冷得几乎到死的地步”,为整篇小说确立了孤独冷寂的感伤基调。“孤冷”不仅跟随着他,而且笼罩着全篇小说。小说在孤寂的氛围里书写着“他”的内心独白:“孤独竟把他挤到与世人不相容的境地去,他觉得世人与他中间介在的那道屏障愈筑愈高了。”“上课的时候,他虽然坐在全班人中间,然而总觉得孤独的很: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到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到的那种孤独更难受。”所有这一切,无论是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病态的孤独感,自我封闭,惧怕交往,觉得人们“怎么也不能理解他的心理”,还是全文笼罩的那种孤寂的氛围,都是作家孤独感的流露,是作家孤独心境的描画,是作家那条贯穿一生的孤独的主线在作品中刻下的印痕。
二、爱国之情
郁达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论龟兹乐舞对中原乐舞的影响及作用.doc VIP
- CCT-D-CUF斯频德闭式冷却塔样本.pdf VIP
- 比较敦煌与龟兹壁画中舞蹈艺术的空间性和动作语言特征.docx VIP
- 2025福建福州市马尾区民政局招聘社会救助协管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福建福州市马尾区民政局招聘社会救助协管员2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福建福州市马尾区民政局招聘社会救助协管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福建福州市马尾区民政局招聘社会救助协管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FuTURE论坛:2020 5G毫米波技术白皮书.pdf VIP
- 私法中的人_11309198.pdf VIP
- 龟兹壁画中的乐舞研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