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例:男性,20岁,体重60kg,试计算总能量消耗量。 ① 查表得BMR: BMR=1597(kcal/d) ② 查表得:大学生为中活动水平,男性PAL为1.78。 ③ 总能量消耗量=0.95×1597×1.78 =2700(kcal/d) * 3、膳食调查 正常成人摄食量与能量的消耗基本持平,通过膳食调查,可间接估计人群的能量需要。 * 四、能量的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 1、能量推荐摄入量(RNI) ① 成年,轻活动,男性 2400 (kcal/d) 女性 2100 (kcal/d) ② 50岁起,年龄增长,能量摄入递减。 ③ 孕妇+200kcal/d;乳母+500kcal/d。 * 膳食能量摄入量达到RNI的90%以上视为正常,低于80%为摄入不足。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正常:BMI 18.5~22.99 超重:BMI 23~24.9肥胖前期、25~29.9一度肥 胖BMI≧30二度肥胖 * 男性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女性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0.95 三餐能量分配一般认为一日中每餐所含热量占全日总热量符合以下比例为合理: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 2、三种产能营养物质的供能比例 15-20% 55-65% 15-25%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能量供应比例 我国建议供能三大营养素的合理分配百分比为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15%~30%,最好控制在30%以下,而以15%一25%为好。蛋白质则以15%一20%较好。 * ⊙ 粮谷类和薯类含碳水化合物多,是我国膳食热能主要来源; ⊙ 油料作物含脂肪,动物性食品含较多的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是膳食热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大豆和硬果类含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是膳食热能辅助来源之一; ⊙ 蔬菜和水果含热能较少。 3、能量的食物来源 * 本章小结 生理有效能量、基础代谢的概念。 怎样计算食物的能量?怎样评价膳食能量? 影响人体能量消耗的因素? * 作业 一 1、列出你比较正常的一天的膳食。 2、计算你一天消耗的基础代谢量。 3、计算你的标准体重和BMI值,确定自己的肥胖程度。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能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为了维持生命、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和从事各种活动,每天必须从外界取得一定物质和能量。 食物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这是由植物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把CO2、水和其它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供生命之所需,并将生命过程的化学能直接或间接保持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 多年来,营养学界表示热能单位习惯于用卡(cal)或千卡(kcal)表示。1kcal是把1000g水由15℃升高到16℃所需要的能量,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单位是“焦”(J),1J是1N的力作用在一质点上,使它在力的方向上移动lm距离所做的功。1J的1千倍为1kJ。1kJ的1千倍为1MJ。在营养学上热能的需要量较大,故在文献上多使用“MJ”。 两种能量单位换算公式如下: kcal=4.184kJ 1KJ=0.239kcal 1000kcal=4184kJ 1000KJ=239kcal =4.184MJ 1MJ=239kcal * 生理能值=(食物能值-代谢废物能值)×相应的消化吸收率 如:蛋白质的食物能值为23.64kJ,代谢产物中含有具有一定能量的尿素、尿酸、肌酐,它们的能值为5.44kJ,蛋白质的消化率92%。蛋白质的生理能值为(23.64-5.44)×92%=16.7(kJ) * 二、营养的等能值 在进行能量平衡的研究中提出营养素可按其所含能量彼此替代,即不论是蛋白质、脂肪或糖类,作为能源都是为了满足能量的需要,可以互相取代,如: 1g脂肪=2.27g糖类=2.27g蛋白质 1g糖类=1g蛋白质=0.44g脂肪 显然,这只是从能量的角度,而且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是合理的。从物质和能量整个情况来看则是不恰当的。必需氨基酸的发现首先动摇了上述“等能定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年河南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VIP
- 4.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保护水资源)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pptx VIP
-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2014-2015期末考试.pdf VIP
- 果树栽培学完整课件各论苹果.ppt VIP
- 连锁酒店行业2025年扩张策略与风险规避报告.docx
-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10、任期制契约化任期业绩目标责任书(总经理).pdf VIP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pptx
- 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规范DB3505T 17—2024.pdf VIP
- 2024辅警面试问题及答案 .pdf VIP
- 副局长意识形态工作总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