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名人民公仆的五个提问.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一名人民公仆的五个提问

关于一名人民公仆的五个提问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诗人臧克家曾这样赞颂“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尕布龙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位“牧民省长”已去世近四年,五百多万青海人不仅没有淡忘他,反而在岁月流逝中怀念得愈发浓烈 提问一 人们什么时候想起尕布龙? 看到那件旧皮袍,金魁想起上世纪80年代随尕布龙一起放羊的日子 时任青海省副省长尕布龙每次春节回海晏县老家,都会让终年劳碌的牧民安心去过年,自己带几名干部替群众放羊,“牧民省长”由此得名 金魁说,放羊时尕布龙像大家一样,身穿皮袍,揣两个苹果,从日出到天黑,一放就是一整天 这件皮袍尕布龙穿了30多年。而他替老百姓放羊,从当县委书记时就开始了 看到南北两山的绿树,西宁市民想起尕布龙 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休后,尕布龙又担任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苦干18年,把濯濯童山变成了丛丛绿荫,相当于送给西宁市民每人104平方米森林 一条蓝褂、一顶草帽、一双胶鞋、一把铁锹――他那身打扮,深深印在当地人心里。参加种树的很多农民工不清楚他的身份,还以为他是食堂的大师傅。一天,他突发肺气肿,昏倒在山坡上,周围同事扑上去,有喊“尕主任”的,有喊“尕省长”的,农民工们才知道这个每天跟大伙一起干活、一锅吃饭的老头是个大官。许多人站在边上流下了眼泪…… 看到“八项规定”以来公款大吃大喝现象明显减少,人们会想起尕布龙 他生前就把公款吃请看成影响党风民心的大事,每遇接待超标,就夺人家酒瓶,命令撤菜,从不给人留面子 看到一些人的遗产时,很多人会想起尕布龙 他当了几十年高级领导干部,在省城连个房子也没置下。在老家盖过一个四合院,还把一半让给村里作医疗室。去世时,他只留下八万元存款,借住的一套房子里,墙皮脱落的地方用报纸糊着,断过腿的木板床、用了十多年的18英寸老彩电、门都快掉了的旧衣柜赫然在目 提问二 尕布龙是否不近人情? 尕布龙得罪过不少人 他上车,下属给他关车门反被训斥:“给我关车门干什么?我连个车门都不会关,还能当副省长?” 他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黑脸包公”――坚持原则、不近人情。可是,每次选举他都获得高票,经常是全票,不喜欢他的人也打心眼里赞成他 为什么? 一个“挤眼睛”的故事广为流传:尕布龙下乡,看见两个乡干部互相挤眼睛,一问得知,他们宰了只羊要招待他。他当场拒绝:“这样挤眼睛,一年要挤掉多少只羊哩?” 通过询问当事人,记者了解到这个故事的完整版本―― 1985年夏天一个周日清晨,尕布龙去西宁市大通县桦林乡调研,那是个国家级贫困乡。一进乡政府,书记、乡长迎出来,酒气熏天,一看就是刚喝了个通宵 尕布龙的脸色沉了下来。考虑到基层干部工作辛苦,又是周末,他没有发火。接下来便是“挤眼睛”的情节,他仍然没有发作,随即带干部们下村 村里,农民散养的几只鸡正在觅食,酒劲未退的乡长立马冲上去抓,小路上顷刻间尘土飞扬。乡长像只土猴一样站在路中间,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鸡,朝尕布龙笑:“中午给您加个菜。” 尕布龙的火再也压不住了,一步跳下车,指头戳在乡长鼻子上:“你当官到此为止!” 第二天,西宁市、大通县在桦林乡召开现场会,宣布免职决定。尕布龙站起来,对台下群众说:“你们不脱贫,是我们干部没派好、没教育好。我代表组织向你们道歉!” 随后,他深鞠一躬。全场皆惊 提问三 老百姓为什么亲近尕布龙? 他对老百姓亲,所以,老百姓对他亲 2005年评选“感动青海”十大人物时,西宁市民刘庆峰投了尕布龙一票。实际上,刘庆峰与尕布龙只有一面之缘 20世纪60年代,刘庆峰去河南县,搭了时任河南县委书记尕布龙的车。途中在麦秀林场吃饭时,怎么也找不到尕布龙,后来他路过食堂柴房,发现尕布龙正在劈柴。他很吃惊,县委书记怎么还劈柴?食堂管理员说,尕布龙帮乡亲们干活是常事 记者采访的每个人都能说出几个尕布龙“不像领导”的故事 1985年,龙羊峡水库移民搬迁,尕布龙带着州、县干部跑了一整天,汽车溅满泥浆。回到县里,司机杨杰靠在一边抽烟,而尕布龙提着一桶水洗起车来 州委书记、县委书记急忙跑过去,责备杨杰:“怎么能让省长替你洗车呢?” 杨杰说:“看我累了,他经常替我洗车。” 有一次,有个生病的牧民来省城找尕布龙,当时他的车出去了,他立刻雇了辆面包车,把病人送到医院,又跑前跑后地挂号、办住院手续。办妥了,他想“打的”回单位,站在路边前后拦了四辆出租车,都没停。无奈,他只好走路回去 下班后,他给家人说这件事,家人都笑了:“你对着镜子看看自己吧!” 他照了照镜子,自己也笑了。那天,他刚从南北山林场回来,大热天脚穿胶鞋,头顶草帽,脸又黑又皴,一身灰土,像刚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