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人口经济学发展历程的研究综述
我国人口经济学发展历程的研究综述 摘 要:本文对30多年来我国人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做了文献综述,包括人口经济理论研究、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等方面。最后总结了我国人口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关键词:人口经济;人口经济学;学科建设
人口经济学是以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为基础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相比较国外,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以“人口经济学”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不同阶段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有效把握人口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初创时期的人口经济学
20世纪80年代,人口经济学刚刚在国内兴起。由于处于初创时期,学界多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以对人口经济的理论研究为主,注重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结构体系等。吴忠观(1981)在对人口过程和经济过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与人口变动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王向明(1982)更是直接对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做出了解释,认为在中国应要高度重视两种生产之间协调性的调整。张国平(1984)从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的角度,谈论了人口与社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张文贤(1985)从人口投资与物质投资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并将人口投资区分为积极的人口投资和消极的人口投资。彭松建(1987)对当代西方人口经济理论和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对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做出了总结
2 90年代的人口经济学
进入90年代,人口经济学的视角逐渐聚焦于微观层面,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与80年代大为不同。李建军(1992)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人力投资与人口素质的关系,论证了建国后不同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得出人口素质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李涌平(1995)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市场经济背景下,人口数量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认为消费人群会通过市场供应弹性影响需求,因此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生活消费品计划;并分析了供应弹性在人口与消费关系中的作用。宋楚珠,张友干(1996)利用对陕西农村的调查数据,结合孩子的成本―效益理论,对被调查地区孩子的历史成本变化做了分析,并得出孩子的效益观会影响人们的生育决策的结论。郭志仪,卢平(1997)运用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论证了西北地区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3 进入21世纪后的人口经济学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人口经济学研究内容和涉及领域也得以扩展。姜向群(2001)根据我国1990年简略生命表的人口结构,估计出我国人口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并通过建立模拟量表的形式,观察不同年龄段人口的经济价值,揭示了老年人的价值特征,认为推迟退休年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人口老龄化提出的必然要求等一系列观点。陈楠,林宗坚(2006)通过建立人口与经济系统的方程组模型,并引入人口空间分布的因素,探讨了人口数量、人口空间分布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张新平(2008)对传统的效用函数进行改进,建立了一个循环经济效用分析模型,通过分析环境资源状况和物质产品与人们获得的效用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技术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人口增长会给发展循环经济带来压力等结论。李通屏,郭熙保(2011)从人口与内需关系的角度,对人口因素变化的内需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中国1978-2009年的数据和国际银行2008年的数据对消费率的基本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人口适度增长有利于扩大内需,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低消费率和高投资率有较大影响。蒋伟(2015)利用1991-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对人口老龄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能够对通货膨胀率作出解释;老龄化严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通货膨胀会受到抑制
四、结论
(一)主要成就。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文献梳理,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人口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学科研究呈现出由浅入深的变化特点。首先,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初创时期我国的人口经济研究多集中于对理论的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对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人力投资和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其次,研究方法更为多样。随着技术的进步,在人口与经济问题的研究上采取了实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工具更为先进,研究更加具体。再次,研究与实际结合更为紧密。许多人口经济方面的研究是结合实际问题开展的,应用性更强
(二)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思考.doc
- 对校园足球师资力量发展的几点思考.doc
- 对民办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doc
- 对江苏省救助保护被拐卖儿童的现状的调查研究.doc
- 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几点思考.doc
- 对社区群众舞蹈文化建设的研究.doc
- 对篮球进攻性跑位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 对董仲舒的思想理论的粗浅认识.doc
- 对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问题及策略分析.doc
- 对语文教学个性化的探索.doc
- DB42T 777-2012 湖北省古树名木养护标准.docx
- DB42T 776-2012 乌桕采穗圃营建技术规程.docx
- DB42T 719-2011 电力系统厂站端自动化系统现场验收规范.docx
- DB42T 716-2011 10-20kV电力用户供配电设施建设规范.docx
- DB42T 715-2011 微耕机 作业质量.docx
- DB42T 645-2010 叶菜用甘薯与苦瓜立体套作技术规程.docx
- DB42T 643-2010 脱毒甘薯茎段快繁技术规程.docx
- DB42T 597-2010 玉绿梨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2T 596-2010 棉花烟粉虱测报技术规范.docx
- DB42T 467-2014 中药材 巴东独活生产技术规程.docx
最近下载
- 2025甘肃甘南州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招聘4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一套答案详解.docx VIP
- 05G525_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 .docx VIP
- 《交流电机的维护与检修》课件.ppt VIP
- 妇产科学教学课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 VIP
- (通用)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通用版).pptx VIP
- DB42╱T 1528.1-2019 湖北省农业用水定额 第1部分:农田灌溉用水定额.docx VIP
- 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研究.pptx VIP
-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治疗.pptx
- 一种在无有机模板剂条件下合成MCM-49型沸石分子筛的方法.pdf VIP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