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桩锚支护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桩锚支护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建筑大批兴建,基坑支护方式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的基坑支护方式需要不断革新和发展。该文针对某基坑工程,采用较实用桩锚支护技术,达到了安全、适用和经济的目的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ll kinds of architectural large quantities of construction, the way of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faced with daunting challenges,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constantly is in need of innov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Based on a certain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dopt more practical pile anchor bracing technique to reach the safe, applicable and economic purposes.
关键词:基坑支护;PHC桩;预应力锚索
Key words: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PHC pile;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083-02
0引言
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质量好坏是整个工程能否进行顺利进行施工的关键,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影响到后期工程的施工,同时会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及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桩锚支护体系是将受拉杆件的一端固定在开挖的稳定土层中,另一端与围护桩相联的基坑支护体系,它是在岩石锚杆理论研究比较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挡土结构,既安全又经济的特点使它被广泛应用于边坡和基坑支护工程中。本文结合某基坑工程,对桩锚支护进行了详细设计,对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1工程简介
该工程位于莆田市秀屿区,占地面积为12776m2,建筑面积18685m2,基坑深度为7.1m、10.6m,基坑面积近2500m2,基坑周长240m,如图1所示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与基坑支护工程有关的主要上部主要地层如下:①填土为杂填土,杂色,主要为素土及少量建筑垃圾,松散状,广泛分布,厚3~4m。②淤泥质土:深灰色,饱和,呈流塑状态,主要成份为粘土矿物,含少量有机质及朽木等腐殖质,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光泽反应光滑,遥震反应慢。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为2.50~5.80m。③粉质粘土:灰褐色、黄褐色、灰黄色,湿,呈软塑~可塑状态。成份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砂粒及铁、锰等氧化结核。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有光滑,无遥震反应。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为0.70~6.10m。④残积砂质粘性土:灰黄色、黄褐色,湿,呈可塑~硬塑状态。成由粘性土及石英砂粒组成。该层随着深度的增加,力学性能增强。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厚度为2.90~19.00m
地下水:根据勘察期间所进行的地下水位观察结果,场地地下水的初见水位埋深为0.46~1.33m,地下水混合稳定水位埋深在0.20~0.95m,高程在-0.09~0.07m,据调查,地下水位变化幅度约为1m,近期年平均最高水位高程约为1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和上下含水层的垂直渗透补给及相邻含水层侧向径流补给。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3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
3.1 支护设计为保证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结合场地、土质及周边环境情况,决定采用桩锚支护形式。上部2m高的填土采用1:1放坡并喷射100厚C20混凝土进行护坡,下部采用桩锚支护,为了缩短工期,护坡桩采用直径500mm的PHC桩,并在桩内配置6?准16通长钢筋,灌注C40微膨胀混凝土,桩间距为0.7m、0.8m,桩与桩之间的空隙喷射100厚C20混凝土,桩长为7.6m、13m,嵌固深度为3m、4.6m,冠梁位置设置一道预应力锚索,锚索长26m、28m,锚索间距2.1m、2.4m,三桩一锚固,倾角20度,锚索孔径150mm,注入M30水泥砂浆,索孔内置入2?准s15.2钢绞线,设计轴力27.5T,预加力18T后锁定在桩顶冠梁上。冠梁下部分别设置1道、2道预应力锚索,锚索长20~24m,锚索间距2.1m、2.4m,三桩一锚固,倾角20度,锚索孔径150mm,注入M30水泥砂浆,索孔内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