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1)种子培养基 用于培养菌种,营养成分相对比较丰富。以长好菌体为目标,同时兼顾菌种对发酵培养基的适应能力。 4.按培养基使用目的划分 (2)发酵培养基 以获得最大强度的代谢产物为目的。它的原料来源一般较粗放,有时还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前体、促进剂或抑制剂,以利获得最多的发酵产品。 (3)生化测定培养基 主要用于测定某种微生物的特定生理特征所用的培养基。一般为合成培养基,组成成分明确、恒定,以保证测定工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任何培养基都应该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六大营养要素 任何培养基一旦配成,必须立即进行灭菌处理 常规高压蒸汽灭菌: 0.1MPa,(121℃),15-30min; 0.056MPa,(112.6℃),15-30min 有时某些成分进行分别灭菌; 加热容易造成结构破坏的成分需过滤除菌 二、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配制培养基的4个基本原则: 1. 营养协调; 2. 物理、化学条件适宜; 3. 目的明确; 4. 经济节约 1. 营养协调 营养物质的浓度适宜; 营养物质之间的配比适宜。 高浓度糖类物质、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不仅不能维持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反而起到抑制或杀菌作用。 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配比也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或)代谢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其中碳氮比(C/N)的影响较大。 C/N比:培养基所含碳源中碳原子的摩尔数与氮源中氮原子的 摩尔数之比。 发酵生产谷氨酸时: C/N比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谷氨酸积累少; C/N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到抑制,谷氨酸产量则大量增加。 2. 理化条件适宜 (1)渗透压 (2)pH值 (3)氧化还原电位 渗透压大小由溶液中所含的分子或离子的质点数决定。 等重的物质,如果其分子或离子越小,则质点数越多,因而产生的渗透压越大。 等渗溶液:适宜微生物生长; 高渗溶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低渗溶液:细胞吸水膨胀 (1)渗透压(osmotic presure)和水活度 (2)pH 培养基的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类型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 通常培养条件: 细 菌:pH7.0~8.0; 放线菌: pH7.5~8.5; 酵母菌:pH3.8~6.0; 霉 菌: pH4.0~5.8; 为了维持培养基pH的相对恒定,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pH缓冲剂,或在进行工业发酵时补加酸、碱。 内源调节 缓冲液:K2HPO4/KH2PO4(pH 6.4~7.2) 调节方式 固体碳酸盐:CaCO3 外源调节:流加酸或碱 调节pH值的方法还有流加碳源(降低pH)或氮源(升高pH),也可以通过控制通气量。 (3)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电位又称氧化还原电势(redox potential),是度量某氧化还原系统中的还原剂释放电子或氧化剂接受电子趋势的一种指标,其单位是V(伏)或mV(毫伏)。 不同类型微生物生长对氧化还原电位(Ф)的要求不同 对于大多数微生物来说,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位一般对生长影响不大,亦即它们生长的氧化还原电位范围较广。 但对于专性厌氧细菌,由于自由氧的存在对其有毒害作用,因而往往在培养基内加入还原剂以降低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电位越高,培养基的氧化活动越强)。 氧化还原电位与氧分压和pH有关,也受某些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影响 增加通气量(如振荡培养、搅拌)提高培养基的氧分压,或加入 氧化剂,从而增加Ф值; 培养基中加入抗坏血酸(0.1%)、硫化氢(0.025%)、半胱氨酸(0.05%)、谷胱甘肽、二硫苏糖醇、庖肉等还原性物质可降低Ф值。 培养基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刃天青可对氧化还原电位进行间接测定 刃天青在无氧条件下呈无色;在有氧条件下,其颜色与溶液的pH有关,一般在中性时呈紫色,酸性时为红色;在微含氧溶液中,呈粉红色。 3. 目的明确 实验室的常用培养基: 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或普通肉汤培养基); 放线菌: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 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 霉菌: 查氏合成培养基。 实验室一般培养:普通常用培养基; 遗传研究:成分清楚的合成培养基; 生理、代谢研究:选用相应的培养基配方。 例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