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炼字、炼句
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常见 设题模式 2、炼句题型 1、炼字题型 4、赏析表现手法题型(虚实关系、情景关系、动静关系、细节描写、衬托等) 3、欣赏修辞手法题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直接提问:对某个字词(诗眼)进行欣赏。 (04高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问:你认为哪个词是全诗的诗眼。 为什么? 炼字题型 答题步骤与方法: ①指明是哪个字词;②原意是什么;③在这里写出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④表达了什么感情或者突出了什么氛围特点。 【参考答案】 “折柳”是全诗的诗眼。 “折柳”原指汉乐府《折杨柳》,内容是抒发离愁别绪的。 采用了谐音的手法:柳——留。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所以说“折柳”是全诗的诗眼。 2007(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 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实战 演 练 答:A、分别是“明”和“出”。 B、“明”是明亮的意思;“出”指展现出,秀出。 C、在诗歌中:明——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出——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D、描写出诗人 “野望”所见的景色,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 参 考 答 案 (二)变体提问: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变体一)诗句中的字词可否换成其他字词 2006(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 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炼字题型 ①表明态度, ②解释原意, ③指明在诗词中的含义(用了什么手法), ④表达了什么感情或者突出了什么氛围特点, ⑤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A、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 B、敌,抵挡,抵抗。 C、用“敌”字不仅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情状,而且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 D、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凄怆孤独之情。 E、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答题步骤与方法: 变体二:不同字词在相似意境中的对比鉴赏 2005[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炼字题型 (二)变体提问 ① “应有”更好。 “应有”是应该还有的意思。 此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 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② “犹有”更好。 “犹有”是还有的意思。 在文中,表示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 …… 参 考 答 案 (①表明态度) (②指明甲字的原意是什么) (⑤乙字词无此妙处) ③在诗词中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④表达了什么感情或者突出了什么氛围特点; 变体三: 对比欣赏同一个字词在不同诗词中妙处 炼字题型 (二)变体提问 1)欣赏同一个字词在相同意境诗歌中的妙处。 2)欣赏同一个字词在不同意境诗歌中 的妙处。 变体三:1)对比欣赏同一个字词在不同诗词中的异曲同工之妙 。 2005[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有什么效果呢?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炼字题型 (二)变体提问 ①都在诗歌中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法) ②突出了什么氛围、特点/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月黄昏”三字,让客船、“无灯”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