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情并茂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声情并茂教案

课 题 声情并茂 课 时 总 1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对仗的知识,体会古典诗词的音乐性、韵律美。 2、了解诗歌的分类。 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对仗的知识,体会古典诗词的音乐性、韵律美。 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对仗的知识,体会古典诗词的音乐性、韵律美。 板书设计 押韵 平仄 对仗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 押韵、平仄,唬倒了不少喜欢古诗词的人, 它其实就像古典园林一进门就挡在眼前的那座假山,看着巍峨嶙峋的、其实没多高。抬脚走几步,一下就过去了。假山后面的景致,才是越看越觉得心生敬畏;细细欣赏开始略品个中滋味。只要翻过“假山”,就能尝到“美景”滋味。 二、格律诗诗体 1.找出P32《客中行》《商中早行》《虞美人》三首诗词的韵脚,并分析一下他们分别押什么韵。 2.找出《娃娃的故事》《乡愁四韵》的韵脚,体会一下它们是如何押韵的。 3.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近体诗主要包括哪两种诗体? 4.律诗在格律上有哪些要求? 5.什么叫押韵? 6.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有哪些要求? 7.什么叫平仄? 8.请同学们从五律最基本的两种平仄格式中总结一下律诗平仄的基本要求。 9.什么叫对仗? 10.律诗哪几联要求对仗? 11.诗歌对仗有哪些类型? 12.小试身手:完成P36的练习。 【提示】 1. 《客中行》的韵脚依次是“香、光、乡”,押“ɑnɡ”韵;《商中早行》的韵脚依次是“乡、霜、墙、塘”,押“ɑnɡ”韵;《虞美人》的韵脚依次是“了、少”,“风、中”,“在、改”,“愁、流”,分别押“ɑo”“enɡ(onɡ)”“ɑi”“ou”韵。 2. 《娃娃的故事》的韵脚依次是“话、家、下、它、妈”,押“ɑ”韵;《乡愁四韵》的韵脚依次是“水、味”,“红、痛”,“白、待”,“香、芳”,分别押“ui(ei)”“onɡ”“ɑi”“ɑnɡ”韵。 4. 律诗在格律上有以下要求: ①每首共八句;②押韵;③平仄;④对仗。 8.①同句交替;②上下句相对; ③上下联平仄相“粘”,即相同; 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3-11.见课本P34-P36。 练习一 A.出自唐人作品的是( ①②③⑤ )。 B.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C )。 练习二 1.顺序为:A-C-D-B。 2.下句为A. 3.①D;②A;③C;④D。 三、问题探究 1. 格律诗(近体诗)的平仄组合及规律 诗和词都是由句子组成的,所以我们先把单句的平仄弄清,再来学习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平仄组合关系。 (1)单句的平仄规则 我们只要记住:一句之内,平仄相间。所谓“平仄相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为什么都是俩字一换呢?能不能单字或三字相间呢? 大家都知道,西洋拼音文字是以一个单词为停顿的,就是说语气的停顿发生在单词与单词之间。而咱汉语是单音节的字,停顿就不能一字一顿,那节奏上是怎么样的呢?基本上两字一顿,特殊情况下有一字顿(术语称“一字逗”)或三字顿。几乎所有的诗词句子,都是有一字或两字的词组组成的。比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或“鸣——翠柳”) 无边——落木——萧萧——下(或“萧萧下”)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或“向东流”) 抑扬顿挫、跌宕起伏就是在这种节奏里出来的。前面我们讲了,平仄的变化作用于我们的脑部神经,使我们“感受”到变化的美。那么是哪个字产生的作用?是一个小节奏的最后一个字,因为那里有个停顿。一停顿,这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感觉就留在我们脑袋里了,所以整句诗我们并不感受每个字的平仄而只是那个小节奏的最后一个字。由于绝大多数的小节奏都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所以我们只感受这双数位的字(第2、4、6个字)的节奏。 (2)格律诗中的平仄规则 让我们把单句诗里的“平/仄”两两交错,就构成了格律诗(近体诗)的“格”,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句型”,又称为律句。 我们先来看字数少的五言,它的基本句型是: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就是所谓的“标准句式”或者说“标准律句”了。为了后面举例示范的方便,我们先把这四个“标准句式”编上顺序: A) 平平仄仄平 B) 仄仄平平仄 C) 平平

文档评论(0)

tonggong824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