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钟情已是千年,相遇自是有缘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想做诗便做一手好诗,并为新诗创立新格;想写散文便把散文写得淋漓尽致出类拔萃;想恋爱便爱得昏天黑地无所顾忌,这就是徐志摩。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那短暂得如同一缕飘向天空的轻烟的一生,甚至没来得及领略中年的成熟便消失了。但即便如此,他却被长久地谈论着而为人们所不忘。他的率性天真的短暂比那些卑琐而善变的长久要崇高得多。 这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与林徽因的爱情,他与陆小曼的婚恋,他与泰戈尔等世界文化名人的交往,直至他的骤然消失,那灵动奔放的无羁的一生,都令后人为之神往。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知道志摩,就不能不知道志摩的康桥。???? 无论如何辗转迂回,志摩终是属于康桥的。钟情已是千年,相遇自是有缘。一切先有默契,不必多言。该在的,不论是前生还是来世,它是始终都等在那里的。就只这一个康桥,单等这一个志摩去发见,去结一段缘。不需要任何理由与契机。???? 一如禅诗所说: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康桥,因为有了志摩,而成就了它的灵性,径自走入中国文学史灿烂的一页。志摩,又因为有了康桥,而找到精神皈依与寄托。 志摩,出生于浙江硖石大镇一个富裕商人家庭。父亲是当地商会会长,经营较大的工商业。从小被泡在诗书礼教中,被训练得能信手写洋洋洒洒的古文。家里要他当银行家,就送他出洋镀金。1918年到美国留学,学习银行学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美国的资产阶级生活、物质文明,却又促使他违背父辈的初衷,抛下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跑去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 英国,一个浪漫的国度。康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1922年,徐志摩游学于此,不仅深受康桥周围的思想文化气氛的熏陶,接受了英国式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洗礼,他还忘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中。 在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 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康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 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 性灵。 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 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候在碧波荡漾的康河划船.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康桥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诗人曾自述: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满怀深情地说: 徐志摩对康桥的钟爱,远远超过了一般人常有的喜悦和激动.祖国,是生他养他的土地,那里有他的亲人、朋友;康桥,则是他在外求学时遇到的“难得的知己”,是他精神上的朋友.如果说,祖国是诗人永远的故乡,是他的家,那里有他的根,那么,康桥同样也是诗人永远的故乡—精神之故乡,那里可以寻得他精神上的根. * * 徐志摩的 “康桥情结” 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和创作,他的一生的至爱——林徽音。 ■我于茫茫人海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 林徽音、泰戈尔与徐志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