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物栽培学知识点
作物栽培学知识点总论部分
绪 论
农业——最原始、最古老、最根本的产业
农业——综合性的生产
大农业——农、林、牧、渔、副(加工业)
狭义农业——“五业”中的农业,是指以作物为种植对象的农业生产。
广义的作物 :是指从野生植物中选择出来,经人工引种驯化后的所有栽培植物,其产品能满足各种生产目的和用途。
狭义的作物 :是指农田大面积栽培的植物,如:棉、麻、粮、油、烟、糖等,一般称之为农作物或大田作物,俗称“庄稼”。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要求,并采取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作物生产概况及发展趋势
作物生产概况
全球可耕地面积为14 亿hm2,2011年人口为70亿,人均耕地约0.2hm2
中国耕地面积1.21亿公顷(2008)人口13.41亿(2010) 人均耕地约0.0903公顷
粮食总产54647.7万吨,其中谷物49637.1万吨稻谷19576.1万吨小麦11518.1万吨 玉米 17724.5万吨
中国粮食需求
预计2050年中国:
人口将达到 16 亿,粮食需求由现在的 5亿t增加到 7亿t,总耕地面积基本维持在1.2亿hm2或少量减少。粮食单产需由4200kg/hm2增加到6000kg/hm2
目前的技术,中国可能满足不了这个需求,需要在科学与技术方面投入巨大的努力
在农业税收政策、土地使用权、农民教育政策方面需要有所变动
未来40年内中国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
20%的现有农业劳动力;(3.1亿 -- 0.6亿)
80%的人均现有耕地;(0.1 hm3 -- 0.08 hm3)
100%的目前农业用水量;(1997年的总用水量5566亿m3,其中农业用水3920亿m3 ,占70.4%。2050年的全国总供水量6850亿m3 ,农业用水3932亿m3)
50%的目前使用的杀虫剂、除草剂,以及与现在等量的非可再生资源。
作物生产的发展趋势
(一)机械化
(二)优质、高产、高效
(三)生产条件的改善
(四)可持续生产
(五)高新技术应用
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
野生植物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变成栽培作物
作物的起源中心 瓦维洛夫理论
中国起源中心:黍、稷、粟、稗、大麦、荞麦、高粱、大豆、小豆、山药、苎麻、大麻
印度起源中心:稻、甘蔗、绿豆、亚洲棉、大麻、芋、芝麻
中亚起源中心:普通小麦、密穗小麦、园锥小麦以及豌豆、蚕豆、亚麻
西亚起源中心:硬粒小麦、普通小麦、园锥小麦、波斯小麦、二棱大麦、黑麦
地中海起源中心:二粒小麦、波兰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地中海燕麦、大粒豌豆、蚕豆和甜菜
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高粱、豌豆、亚麻、芝麻、蓖麻
中美起源中心:玉米、甘薯、陆地棉
南美起源中心:马铃薯、花生、烟草、海岛棉、橡胶、可可
作物的进化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的区别
1.栽培作物的器官特别是被人类利用的部位显著增大。如野生大豆百粒重2-3克,栽培大豆20-30克,野生玉米果穗长仅2-3厘米,栽培玉米20厘米左右;
2.栽培作物的器官的成分有明显改进。如野生甘蔗含糖量5%左右,栽培甘蔗为11-17%,甜菜块根最初含糖量6%,而现在含糖量已达18-20%;
3.栽培作物成熟期较一致,落粒性减弱,而野生植物成熟期不一致,落粒性强;
4.栽培作物种子休眠期短,而野生植物休眠期长;
5.栽培作物的传播手段退化,防护机能和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减退,而野生植物的传播常有其固定的方式,适于后代的繁衍,能在苛刻的生态条件下生长。
作物的传播
自然传播
方式:借助水流、自身果荚破裂的弹力、动物的取食和粘附
特点:传播的距离和数量都极其有限。
人类活动:民族迁移、贸易、战争、传教、探险、旅游、外交活动等,这些都是作物传播的重要方式
作物的分类
植物学分类
按植物科、属、种分类,一般用双名法对植物进行命名,称学名。如水稻学名为Oryza sativa L.,第一个字为属名,第二个字为种名,第三个字为命名者的姓氏缩写。
按作物感温特性分类
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
依据温度三基点:各种作物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的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
按作物的光周期特性分类
一天中昼夜的时间长度构成光周期,有些植物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宜光周期诱导才能开花,这一特性称作光周期特性。
长日作物:日照时间长于某一临界时数才能开花的作物,麦类、油菜 、萝卜等。
短日作物:日照时间短于某一临界时数才能开花的作物,水稻、大豆、甘薯、棉花、烟草、玉米等。
中日照作物:日照长短对开花影响不大的作物,荞麦、豌豆等。
定日照作物:只有在某一定中等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甘蔗。
按作物对CO2同化途径分类
C3作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高,有较强的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佳能70D中文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适用于高保真声效合成的共鸣腔几何建模与算法驱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pdf VIP
- 六年级英语上册人教PEP版单词字帖.pdf VIP
- 2025年AWS认证EKS安全组策略配置与最佳实践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项目管理专业决策树分析PgMP认证考试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中国艰难梭菌感染诊治及预防指南(2024)》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车辆故障六案例培训.ppt VIP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估值模型中的终值计算敏感性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执照飞行器飞行前检查中的安全检查流程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