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习实践超越.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实践超越.doc

学习 实践 超越 一.学习能力是现代社会核心的竞争力 1、研修班的学习: 段康宁:南京大学研究员,曾主导了1993—1995全国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工作;所主编的化学奥赛教材沿用至今; 段康宁先生讲的高考试题的研究方法: 按教材章节分类; 按章节分类的优点是可以使我们每上一章的时候可以随时了解最新的高考动向; 缺点:高考题一般是综合题,不好确定究竟是哪一章的内容; 按题型分类; 化学高考题型:选择题:环保与生活、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等; 填空题:元素化合题题型、实验题题型(有机实验题型、物质制备的题型、实验探究的题型、定量实验的题型) 通过研究近三年的同一题型,你可以了解这类题型的变化趋势以及思考方式,逐步地让学生形成解这一类题型的定势思维; 现在做这件事情更方便了,网上有题,下载以后按你自己的分类习惯分类,这是你核心的资料; 自己做的资料和买的资料的区别在于:买的资料不是你自己的,没有形成你自己的知识建构,但自己做的就是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建构。简单点说:这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建构,而自己不去建构。 2、骨干班的培训学习: 南充高中的一位副校长涂刚(生物、本次也评为正高级)讲的教师的修养:我把他的讲的提纲给大家讲一下: 1、当老师要树立自己明确的方向 没有目标的人生,彷徨一世;有目标的人生,奋争一生。前者暗淡而平静,温饱而平庸;后者艰辛而充实,折磨而璀璨。 当教师经历第一、二阶段后,可能已是一个中级职称,在学校也成为了骨干,于是他选定了一个方向,再奋斗几年成为高级教师。那么成为高级教师之后又向哪一个方向发展呢?省教科所曾作过这样的调查,发现很多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后失去了发展动力,失去了进取精神,出现“职业倦怠”或者说“高原现象”,这是为什么?教师的发展到了第三阶段。即自我发展关注阶段。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在这平凡之中也有跌宕起伏的人生。我们所谓平淡是真,背景必须是无数的斑澜锦缎。如此,风吹烟云散尽才能让人看到万里苍穹。这是阅历的力量,这是底蕴的力量。只有经过这些力量清洗之后,才能达到一个境界。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欲望 ①要有儒雅之气 作为一个老师,真正能吸引学生的,对学生将产生终身影响的,是文化底蕴,是儒雅之气。文化底蕴不足的教师,永远成不了“名师”,充其量只能是一个“重复昨天的故事”的“教书匠”。钱穆先生曾说:“大师者,乃是通方之学,超乎各部专门之上而会通其全部之大义者是也。”在许多情况下,教师的修养高度决定了学生的发展高度一个教师如果能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他一定是一个能够取得成功的老师 ②培养人文情趣 一位年轻的校长听了一位名师的课很受感动。他问那位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老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 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这种准备指什么?这就是阅读,就是终生与书籍结成友谊。人不是由于决心才有毅力,应该是由于习惯而有毅力。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取决于他的阅读史。只有阅读才能最有效地培养人的精神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又形成性格,性格决定人生。有的教师说,工作压力大、时间紧,没有功夫读书。这是在寻找一种理由,个人的进步往往就在八小时之外。爱因斯坦一句名言,他说: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 冰心曾经说过:人们只看到花的娇艳,却不知道每一朵花的根都泡在苦水里。 著名画家陈丹青也说:“要学好,顶管用的办法,一是老老实实读好书,二是老掉牙的话,就是受得起委屈,吃得起苦。” 我们不少的老师常常羡慕名师的课堂,总有不少老师照搬或模仿名家的课堂教学,但就是上不出那种味道!至于原因,那就是只注意学名家课堂的一招一式,而忽视了他们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教师文化底蕴的释放和展示。如果教师的底蕴不够,课堂又怎么能够上出深度呢? 案例1 我前几天读了一本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这一文章,我把他写的有关中国儒家文化与基督文化的比较摘录一部分给大家: 辜鸿铭: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基督教 儒家文化 有超自然的色彩 实实在在 教导人成为一个好人 不止于教导人成为一个好人,而且还要成为一个好的公民 基督教的问题:作为人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答案是:人的终极意义是宣示上帝的荣耀。 儒家的问题:作为一个公民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答案是成为孝顺的儿子,忠诚的公民。 内在约束力是道德法则,灵感来源是爱 内在约束力是君子之道即荣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