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

(定稿)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稿)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发表《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 ②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骂为“卖国贼” ③著《海国图志》一书 ④《新青年》的创办者 ⑤民族英雄,领导“虎门销烟” ⑥ 广东人,著有《孔子改制考》 ⑦著有《庶民的胜利》 ⑧创建了“湘军” 2.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对于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师生研讨二: * * * * * * * * * *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器物层次 制度层次 思想层次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1.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济上:一战期间,民资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族资阶壮大 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民主与科学 3.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所起的作用?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准备 课堂默写: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出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列几位人物: 梁启超 李鸿章 魏源 陈独秀 林则徐 康有为 李大钊 曾国藩 第一类③⑤;第二类②⑧; 第三类①⑥;第四类④⑦。 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 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学习西方; 李鸿章、曾国藩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 梁启超、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李大钊、陈独秀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民主和科学。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 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吸收借鉴;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1915年8月,袁世凯授意拼凑起所谓的“公民请愿团”,要求该共和制为君主立宪制。此后,袁世凯加快复辟帝制的步伐。面对严酷的现实,陈独秀认为,“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启发公民觉悟 小组合作探究: 据材料回答发起新文化运动的意图是什么? 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的设想有没有实现?依据是什么? 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有实现。 依据: 师生研讨一: 材料一 1917年,上海报载了“陈烈女殉夫”的故事。陈烈女名宛珍,年十七,许配给王运甫之子、年十八岁的王菁士。尚未过门,王菁士就死了。陈女闻死耗,即沐浴更衣,服毒自尽。过了两天,上海县知事呈江苏省长请予褒扬。 材料二 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迅:“吃人的礼教。” 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思考新文化运动为何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结合材料二你如何认识“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②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①对于反对袁世凯封建专制独裁,弘扬民主科学有进步意义; 对待:对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改造创新。 认识: ②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①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原因: 材料二 对于新文化运动评价:观点一: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观点二:新文化运动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你如何看待材料四中的两种观点?依据是什么?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毛泽东 两种观点都对。(一分为二,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 ②对东西方文化看法片面化、绝对化。 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进步性:(略) ▲局限性: 变式训练: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一种偶然吗? 经济政治: 思想方面: 客观需要: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壮大、工人运动发展 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中国的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先进思想的指导。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